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在不同处理过程中容易受到铅的污染,铅在生物链中富集对人体组织和大脑均有毒性,可促使细胞发生凋亡并对多个系统造成损伤。本研究选择小鼠成纤维细胞构建铅诱导细胞凋亡模型,采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研究铅诱导成纤维细胞的凋亡作用及机制,为深入研究铅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提供科学、客观的实验数据和方法,为铅毒害作用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建立铅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凋亡模型,采用MTT法进行细胞毒性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凋亡细胞显微及亚显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与铅处理浓度及时间的关系;检测细胞周期进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探讨铅对细胞增殖及线粒体的损伤;分析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监测胞外钙离子流速研究影响钙离子变化的根源;测定胞内活性氧的变化探讨铅对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基因表达调控与细胞凋亡的关系。40μM,80μM与160μM Pb(Ac)2在12-48h内对小鼠成纤维细胞具有一定的凋亡作用,细胞发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且凋亡率呈现浓度及时间依赖性。铅可使细胞增殖阻滞在G0/G1期及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铅打破了胞内钙稳态,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是由于内源性的钙库释放所引起的;铅可破坏细胞氧化-抗氧化平衡,导致细胞氧化损伤;基因Bax与Bcl-2表达量之比值随铅浓度增加而上升,P53表达量随铅浓度增大呈上升趋势。铅对小鼠成纤维细胞具有诱导凋亡作用,凋亡率呈现浓度与时间依赖性。铅通过抑制DNA合成,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破坏其功能,打破钙稳态,氧化损伤和调控基因表达来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