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多孔介质干燥过程模拟及试验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ZZZZ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对于多孔介质干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采用模型模拟的方法来研究其干燥过程更是研究的热点。由于果蔬多孔介质内部结构十分复杂,而采用传统的连续介质干燥模型模拟的结果与实际果蔬干燥的差距较大,不能较合理的描述多孔介质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的规律,而这正好是对于提高果蔬干燥品质的研究所必需的。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本文以苹果为果蔬多孔介质的代表进行其干燥过程的模拟及试验研究:对不规则孔道网络物理模型进行了建立。首先采用实验的方法测定了冻干苹果片的孔隙率、孔隙密度、孔隙直径分布,并确定了孔隙配位数等参数;然后构建了苹果多孔介质的不规则孔道网络物理模型,该模型的参数采用实际测得苹果多孔介质的参数,这样的孔道网络模型模拟能很好地应用于实际苹果多孔介质的干燥过程。以苹果多孔介质为试验对象,进行了苹果片多孔介质的热风干燥试验,试验中对苹果片的温度和湿分含量进行了测量,并得到了其干燥曲线、湿分场、温度曲线和温度场。根据建立的孔道网络物理模型对孔隙尺度上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建立,包括传热方程、传质方程和能量方程,数学模型将孔隙中的毛细效应及开尔文效应对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的影响进行了考虑。对所建立的孔道网络物理模型进行了传热、传质网格划分,采用控制容积平衡法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差分离散化,进而求解出模型的温度场、湿分场分布。采用VC++和Matlab联合编程软件对苹果片孔道网络干燥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对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所建立的孔道网络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实际果蔬多孔介质干燥过程中的热质传递过程,模拟的干燥曲线与实际物料干燥曲线较为接近,模拟的湿分场分布能够反映出实际物料干燥过程中的湿分场分布特征;模拟的温度曲线与实际物料干燥过程中温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模拟温度值与试验温度值相比较高。不同的物料结构参数的干燥试验表明:孔隙率、平均配位数等参数对干燥模拟有较大的影响。孔隙率越大,干燥时间就越长,平均温度越低;平均配位数越大,干燥时间就越长,平均温度越高。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霍山石斛类原球茎为材料,以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为模型,对霍山石斛不同提取部位的保肝作用进行系统的比较。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霍山石斛类原球茎冷冻干燥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是继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之后,在植物中发现的第三气体信号分子,其具有调节植物体内多种生理生化反应的功能,已被许多实验所证明,如参与
本报告对复杂型腔高速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轨迹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高速切削加工的切削速度要比常规切削速度高5~10倍以上,若刀具轨迹规划不合理,在切削过程中会引起切削负荷突
固体接触界面热输运是微尺度传热学的研究前沿内容,也是超导应用、空间热控、微电子系统及纳米器件散热等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以固体接触界面热阻为中心,运用回
本研究以四川特产的“大五星”枇杷为试材,比较了采后枇杷果实在冷害温度[(3±0.5)℃]和非冷害温度[(8±0.5)℃]两个温度(其中以(8±0.5)℃为对照)下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揭
纳米流体是指将金属或非金属纳米粒子添加到水、醇、油等传统换热介质中,制备成的均匀、稳定、高导热的新型换热工质。目前研究表明纳米流体由于其高导热系数及流体中纳米粒子
柴油发动机已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用作移动装置的动力源,同时,它也是大气环境、特别是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随着各国排放法规日趋严格和石油供求矛盾日趋尖锐,人们发现,柴
受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合理和煤炭市场运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某1025 t/h贫煤锅炉必须改烧烟煤。但是由于燃煤锅炉是根据特定煤种来进行设计的,煤质一旦改变,锅炉运行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