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状况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wjw84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敌后根据地,无疑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山西创建根据地是最早的。在大量壮丁被征入伍,劳动力缺乏的时候,发动起妇女就成为最棘手的问题。中共赋予妇女诸多权利,使妇女成为抗日战争中强大的后方。但是在发动妇女的过程中,并不是象中共宣传的那样妇女在社会生活上得到巨大提高。本文着重对山西根据地妇女社会生活进行探讨,可以还原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妇女的原貌。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着重论述根据地妇女的婚姻生活及存在的问题。中共在山西建立根据地政权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婚姻问题的法规,试图从法制上加强对旧婚姻的破除,建立新的婚姻制度。这些婚姻条例的颁布,极大地促进了抗日根据地的婚姻解放热潮。但是婚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通过简单的条文就能改变的,故仍然存在早婚、买卖婚、童养媳等诸多问题,旧式的婚姻习俗仍然没有消失。第二章主要论述妇女参加生产劳动。抗日战争以来,大部分男人都参加了武装斗争,劳动力缺乏,迫使妇女走向田间,加上政府的宣传动员、群众的支持以及妇女自身劳动意识的转变等原因,使得女由起初的被迫劳动到自主劳动,并参加了春耕大生产、纺织运动,取得了重大的成效。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妇女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提升。第三章主要研究妇女的文化生活。抗战爆发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妇女开始参加识字班、夜校、学习小组等,并且还参加了选举。妇女的参政权是衡量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的尺度。第四章主要是对根据地妇女社会生活的分析。总结得出本文的结论——整个山西根据地的妇女社会生活,除了在婚姻上没有达到目标外,在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都达到了中共的预期目的,妇女被发动起来支援前线、进行大生产,等等这些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适合了当时整个大的抗日环境。
其他文献
由于小儿肠系膜相对缺少脂肪,病变的发现及定位较为困难.作者回顾分析了肠系膜病变的影像表现,提出其定位标准,并将其分为以下类型:肠系膜旋转发育异常、弥漫性肠系膜病变、
信息产品和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对注塑制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轻便、小巧等,这些就促使了高精密塑料制品的出现。由于制件的壁很薄(一般为1-2mm),所以更容易出现收缩
本论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际奥林匹克教育中的“北京模式”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主要研究北京市中小学生奥运志愿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及其出现的问题。奥林匹克运动给北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逐年增加,老年性疾病的治疗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其中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因其隐匿性、普遍性等特点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直到发生骨折后才
随着浙江省高速公路网不断延伸、加密,逐渐出现了多重嵌套的多义性路径情况。面对在全国范围内针对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问题尚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的现实,本论文在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