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敌后根据地,无疑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山西创建根据地是最早的。在大量壮丁被征入伍,劳动力缺乏的时候,发动起妇女就成为最棘手的问题。中共赋予妇女诸多权利,使妇女成为抗日战争中强大的后方。但是在发动妇女的过程中,并不是象中共宣传的那样妇女在社会生活上得到巨大提高。本文着重对山西根据地妇女社会生活进行探讨,可以还原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妇女的原貌。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着重论述根据地妇女的婚姻生活及存在的问题。中共在山西建立根据地政权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婚姻问题的法规,试图从法制上加强对旧婚姻的破除,建立新的婚姻制度。这些婚姻条例的颁布,极大地促进了抗日根据地的婚姻解放热潮。但是婚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通过简单的条文就能改变的,故仍然存在早婚、买卖婚、童养媳等诸多问题,旧式的婚姻习俗仍然没有消失。第二章主要论述妇女参加生产劳动。抗日战争以来,大部分男人都参加了武装斗争,劳动力缺乏,迫使妇女走向田间,加上政府的宣传动员、群众的支持以及妇女自身劳动意识的转变等原因,使得女由起初的被迫劳动到自主劳动,并参加了春耕大生产、纺织运动,取得了重大的成效。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妇女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提升。第三章主要研究妇女的文化生活。抗战爆发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妇女开始参加识字班、夜校、学习小组等,并且还参加了选举。妇女的参政权是衡量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的尺度。第四章主要是对根据地妇女社会生活的分析。总结得出本文的结论——整个山西根据地的妇女社会生活,除了在婚姻上没有达到目标外,在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都达到了中共的预期目的,妇女被发动起来支援前线、进行大生产,等等这些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适合了当时整个大的抗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