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定量评估正畸治疗初期固定矫治器对青少年患者尿镍含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动态变化规律。 材料与方法: 分别在治疗前(T0)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T1、T2、T3)共四个时间段收集要求正畸治疗且年龄范围在12±2岁之间的31名患者(男15名,女16名)的尿样,编号后密封、低温保存。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样中镍元素的含量。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和多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P<0.05)。 结果: 固定矫治器可影响青少年患者的尿镍含量,且与矫治装置戴用时间的长短和性别相关。与T0期相比,T1、T2和T3期的尿镍含量显著增加(P<0.01)。青少年患者男女之间的尿镍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7),男性平均尿镍浓度高于女性,但二者的平均动态变化曲线基本一致。正畸治疗初期,青少年患者的尿镍浓度在T1期达到峰值,T2、T3期尿镍浓度值显著降低。 结论: 1.正畸治疗初期固定矫治器可显著影响青少年患者的尿镍含量,且与矫治装置戴用时间的长短和性别相关。 2.正畸治疗初期,青少年患者体内的尿镍含量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治疗一个月后尿镍含量达到峰值,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尿镍浓度显著降低并维持在某一浓度范围内上下波动。 3.正畸固定矫治器释放出的镍离子含量低于最大可接受剂量,但为了避免患者出现可能的不良反应,建议口腔临床医生广泛使用无镍合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