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价值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22766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发展理念被提出,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念。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绿色发展观即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成熟。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绿色生态思想与中国绿色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发展观为主要抓手,是党和人民为走出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困境而选择的一种能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共同发展的新发展观,是对“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以及“应该为了什么而发展”等价值问题的科学回答,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其价值意蕴的剖析正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正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概述。在概述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历史过程的基础上明晰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并归纳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以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价值目标,人、自然、社会共同发展的价值实现路径三个层面。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价值立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实现了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统一。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明确了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即绿色发展为了人、依靠人并且发展成果要由人共享和评价。绿色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凸显的是人的类本质即“人”代表着人类整体。走绿色发展道路既关切当代人利益又关切后代人利益,既为中国人民谋福祉又为世界人民谋福祉。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价值目标。从以人为本入手更进一步剖析了以人的“什么”为本,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价值目标即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创造美好生活、满足人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路径,以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满足人的美好生态需求;以绿色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满足人们的美好社会需求;以绿色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发展需求。第四部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价值实现路径。探讨了如何将绿色发展的潜在价值转变成现实价值。要将绿色发展要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通过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以及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构建绿色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切实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真正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电影文学剧本《煮酒》讲述了太元二年(公元377年)建康城中发生多起命案,谢府家将首领谢凌怀疑这与两年前就死去的挚友丁无盗有关,从而进行追查,却不料背后暗藏玄机的故事。七年前,江湖大盗丁无盗夜闯会稽东山谢安私宅,二人不打不相识,成为挚交。两年后,丁无盗告诉谢凌他要去盗一把名为“断流”的宝刀,恐难逃一死,希望谢凌能代他照顾妹妹,并给了半枚家传玉佩作为信物。故事开端是谢凌去建康城中最大的赌坊——燕雀舫打
城郊失地农民作为被边缘化的特殊群体,物质性的货币补偿仅可作为权宜之计,如何高质量的融入城市生活是城镇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信息化时代,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等一系列的信息行为成为城市融入过程中的一项必备技能,城郊失地农民能否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与其掌握的信息资源密切相关,而拥有信息资源的多少与其信息行为息息相关,如何有效的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在城郊失地农民融入城市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从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培训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视,因为各企业越来越清楚企业培训对公司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企业想要稳定发展,企业就必须要培养能够帮助自身发展的优秀员工,那么企业人力资源就必须要考虑到优秀员工培养的关键之所在,企业想要提升员工的整体水平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就需要企业人力资源构建系统培训体系,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并实施跟踪,才能使得有所成效。因此,企业要
本文采用预处理正硅酸乙酯(TEOS)所得硅凝胶作为硅源,探索了控制硅源改性度,合成可控孔径和粒径的高骨架硅Na P分子筛的可行性,并研究了预处理硅源过程中的各因素对Na P分子筛合成的影响。(1)针对硅源改性,物料摩尔配比为n(Si O_2):n(Al_2O_3):n(Na_2O):n(H_2O)=1.00:0.22:0.65:100.00的体系,其水热合成Na P分子筛的生长过程遵循固相转化机理
极地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可以自主采集极区的海洋环境数据,是目前海洋领域公认的高新技术装备。本文以大潜深、长航程的极地AUV为对象,研究了非鱼雷艇型AUV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旨在为今后同类型航行器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研究了混合近似模型的构建方法。在对比分析响应面近似法、Kriging近似法和径向基神经网络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快速老龄化的深刻变革,人口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现象显著,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日益弱化和机构养老资源供需失衡使得社区承载了巨大的养老职能。因此,老年
为回应社会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危险驾驶行为已从一般的行政处罚到现在的纳入刑事规制行列。适用九年来,公民对酒后不能驾车等危险驾驶行为有了广泛的认知,从样本区H区的情况
寺家庄煤矿采用了U型通风+低位抽采巷+高位抽采巷的治理模式,但在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巷经常发生瓦斯超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作面走向高抽巷的布置参数依靠经验决定,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寺家庄煤矿15110综采工作面走向高抽巷布置参数优化研究。通过现场调研、理论计算、FLUENT软件数值模拟以及工程应用等综合手段,验证了工作面走向高抽巷能够明显降低上隅角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引发了持续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分裂,让启蒙时代盛行的自然权利学说和社会契约理论遭到广泛诘难。对启蒙政治法律学说的审视和大革命的反思,让社会科学在后革命时代的社会原子化危机中诞生。作为法社会学的先驱,圣西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形成了他的社会治理思想,并寻求以实业为纽带将社会中的个体重新联合起来。为了厘清圣西门的社会治理体系,提取其法社会学的精华,需要按照一定的脉络对其理论进行梳理
论文综合利用文本分析法、符号学等方法,对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运动中的海报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五月风暴海报中的视觉文本进行分析,主要通过文本分析探讨海报的视觉构成元素,结合其他理论框架揭示图像表征背后的意识形态与抗争主旨。其次基于媒介的物质性这一理论背景,对海报的形式,海报生产的风格、观看的语境进行分析,探究当时特定语境下海报所使用的版画技术对其传播的影响,海报的集体主义实践风格,以及海报在“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