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各类型肝病的终末阶段,病程进入到失代偿期常突发急性事件导致不良结局。肝硬化患者晚期经常发生全身性炎症,细菌感染会增加肝硬化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生存率。虽然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评分和CTP(Child-Turcotte-Pugh classification)分级能较好得评估预后指导临床医生对病人的决策,但它无法准确反映肝硬化病人的急性状态如感染以及身体功能减退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可以很好地反映机体炎症情况,目前已应用于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但NLR的确切阈值及适用人群尚不明确。五米步速(5MGS,Five-meter Gait Speed)是一种简单而可靠的身体性能指标,通过反应衰弱状态,可以预测慢阻肺等慢性疾病的不良事件,但在肝硬化中的预测价值尚未明确。目的:1.探究预测肝硬化患者90天高死亡率的最佳NLR阈值,使用倾向性匹配法(PSM,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筛选配对人群探究该阈值的预测价值,验证该NLR阈值对于不同亚组的适用性。2.探究5MGS作为反应衰弱状态的指标是否能预测肝硬化患者不良预后。方法:1.纳入自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的589例肝硬化病人,收集病人的诊疗资料及24小时之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持续90天随访。通过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计算NLR值,并通过X-Tile确定最合适的NLR阈值,将患者分成低NLR组和高NLR组,以病患90天内是否死亡为终点,对高、低NLR组患者进行1:2的倾向性匹配,使两组间的协变量达到平衡,通过Cox回归分别探究PSM前后肝硬化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使用Kaplan-Meier曲线评价匹配前后生存率差异,通过ROC曲线评估NLR对肝硬化不良结局的预测能力并计算AUC。通过计算净重新分类指数(NRI,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Inter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判断联合NLR与MELD相较于独立MELD对不良预后的预测净收益,绘制决策曲线判断联合NLR与MELD较独立MELD的增量预测价值。将整体人群分别按CTP、MELD、年龄和性别分为不同亚组,通过Cox回归分析验证高NLR对肝硬化不良结局的预测能力是否有适用人群限制。2.纳入2016年到2017年的我科肝硬化住院病患113例,入院时测量其5MGS。记录两年的生存状态和肝硬化相关并发症,评估5MGS作为连续变量和二分类变量的预后价值,慢5MGS与正常5MGS的界值为0.8m/s。结果:1.589名肝硬化患者中共有46名(7.8%)90天内死亡。使用X-Tile软件确定NLR阈值为8.9可以最显著区分发生不良结局和未发生不良结局的人群。2.倾向性匹配前,低NLR组(NLR≤8.9)的90天生存率明显高于高NLR组(NLR>8.9)(95%:70.6%,p<0.001)。高NLR的患者的年龄更大,MELD和CTP评分更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NLR>8.9、MELD、肌酐和白蛋白是肝硬化患者9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倾向性匹配后,共纳入104例低NLR组及52例高NLR组患者。高NLR组(NLR>8.9)患者的90天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NLR≤8.9)患者(80.8%:93.3%,p<0.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NLR>8.9、MELD和肌酐是肝硬化患者9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4.MELD联合NLR比较单独使用MELD的NRI为5.2%(z=5.267,p<0.001)。在匹配后队列中,这种影响更为显着,NRI为18%(z=5.004,p<0.001)。决策曲线表明将NLR与MELD结合使用所获得的净收益要比单独使用MELD更高。5.亚组分析显示在通过CTP,MELD,年龄和性别分层的不同亚组中,高NLR仍是肝硬化患者90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6.连续性5MGS和慢5MGS均是肝硬化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5MGS:HR0.133(0.047-0.347),p<0.001;慢5MGS:HR 4.805(1.536-15.026),p=0.007)。结论:1.NLR>8.9是预测肝硬化患者90天高死亡率的可靠阈值,并且适用于不同亚组人群,将NLR添加到其他常规预测指标中能够在不增加经济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对肝硬化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2.5MGS是肝硬化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