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地震概率风险评估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o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思想为基础、以力学分析与经济学理论为工具、以减小结构生命周期总投资为主要目标的结构地震概率风险评估,代表了当前抗震应用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多高层等普通建筑结构以及桥梁结构领域,地震概率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在一些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也有所体现。但是,大跨空间结构的地震行为及强震破坏机理更为复杂并具有自身特点,多高层结构的研究成果并不适用;且由于大跨空间结构往往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经济价值,开展其在地震作用下的风险评估理论研究、为准确评估地震风险或为初始建设投资提供决策依据,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大跨空间结构的一种典型形式——凯威特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地震易损性以及风险评估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参数敏感性统计归纳了与单层球面网壳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相关的各结构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型,包括钢材屈服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杆件管径和壁厚以及屋面荷载等。为减少地震易损性分析中需考虑的随机性因素,对网壳结构的各结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结构的最大位移及塑性发展深度等典型结构响应为评价指标,确定了各参数变化对结构响应影响的大小。计算了结构响应对各结构参数的变异系数,并与结构响应对地震动的变异系数进行了比较,得出可将屋面质量以及钢材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视作随机性因素而其它参数视作确定性因素的结论。同时对结构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规程中关于网壳结构施工验收的规定,取跨度的1/1500作为初始几何缺陷值,可得出在易损性分析中将初始几何缺陷作为确定性因素考虑的结论。(2)单层球面网壳地震易损性分析简要阐述了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本原理,考察了表征单层球面网壳结构损伤程度的指标以及适合于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性态水准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方法及步骤。对三个典型无下部支承结构的单层球面网壳模型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对随机参数进行了Monte-Carlo模拟,并在PEER数据库和CSMNC数据库中选取了80条地震动,形成了80个结构-地震动样本对,通过对样本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评价了三个网壳结构的地震易损性。(3)单层球面网壳地震概率风险评估简要阐述了建筑结构地震概率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步骤,对上一部分中的三个网壳结构依次进行了场地危险性分析、地震易损性分析,地震概率损伤分析以及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估计。最后,以一40m跨度的单层球面网壳结构音乐厅为例,通过对改变杆件截面的几种结构设计方案结构生命周期总投资(初始造价、检修维护费用以及地震经济损失之和)的计算,得到了适合于各烈度区的最小投资方案,该算例也体现了网壳结构地震概率风险评估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其他文献
黄土填方工程施工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管道破裂等问题使黄土体长期处于增湿-减湿循环条件下,水分迁移不断浸润地基,改变其湿度状态,导致土体工程性质劣化,产生不均匀沉降,建
边坡稳定性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迄今为止,对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特别是将边坡中随机分布的结构面网络考虑在内的情况下尚没有令人满意的方法,现有的边坡稳定
絮凝是水处理重要单元之一。絮凝过程中,人们通过形成大而密实的絮体来提高水处理效果。在形成大絮体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絮体破碎,因此认识絮体破碎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大部分研究
在钢管混凝土构件中,钢管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滑移关系一直是工程界较为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对现有的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借助推出试验,以钢管的径厚比和核心混凝土的强度为变
在煤矿巷道支护中,锚杆支护的普及率几乎接近100%,针对如今锚杆支护理论远远滞后于实践,且在工程应用中仍然主要依靠经验法和工程类比法的现状。对锚杆支护作用的本质进行了
呼吸墙体因设置了中间空气层,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能耗,同时具有保温隔热、降噪等优点。随着公共建筑能耗越来越大,具有节能优势的呼吸墙体应用日益增多。为得到呼吸墙体的能
纳米混凝土因其优异的耐久性能而得到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有望应用于近海工程等恶劣环境下服役的工程结构。目前关于纳米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单因素作用下的性能改善。而混凝土结构一般都处在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和促进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更为严重。因此,本论文考虑近海工程结构实际服役环境,研究纳米混凝土在冲刷和荷载耦合作用下的氯离子扩散特征,对促进纳米混凝土的应用和保障混凝土结构
Vierendeel桁架节点通常以承受平面内弯矩为主,Vierendeel桁架假定节点为全刚性,然而这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已有研究表明加强后的节点可以获得全刚性;目前钢管节点加
吸力基础是海洋工程中一种新型的基础型式,它通常是底部敞开,顶部封闭的钢制圆筒结构,能够承受巨大的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由于造价低、施工方便、可重复利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
沿空留巷巷旁支护采取大砌体混凝土构造,克服了现有巷旁支护体不能同时具有结构早强、无粉尘、劳动强度小以及快速机械化施工的问题。为此研究大砌体结构作为巷旁支护体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