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中小投资者保护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o3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随着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民营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一支新生力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制度背景下,由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机制的不健全,大股东往往会通过各种“利益输送”方式侵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其中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手段,这已成为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障碍。与国有性质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金字塔控制结构,导致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行为的易发性,中小股东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在金字塔控制结构下,民营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更有动机对其他中小投资者进行掠夺,从而严重损害公司的效率,使民营上市公司呈现出更加严重的代理问题。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效率研究为出发点,论证我国中小投资者利益受侵犯的原因,以探寻加强和完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为主线展开,相关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都是围绕该主线进行的。本文采用实证和规范的分析方法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行为进行研究,试图从上市公司股权效率角度,揭示大股东侵害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对于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的探讨从宏观国家制度层面和微观公司治理层面进行,主要从微观治理层面角度入手研究,分析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基础进而影响投资者保护的传导机制。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股权结构与中小投资者保存在相关关系的实证假设,然后根据这些假设进行实证设计以及实证检验,并分析实证结果,得出结论。本文正文部分包括以下五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提出所研究的问题,交待所要研究问题的背景和意义;介绍研究思路与方法;说明写作框架,并总结本文的创新之处,最后对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首先回顾了股权结构的含义及股权结构理论,分析不同股权结构下的代理冲突,然后分别从国家制度层面和公司治理层面回顾和探讨了投资者保护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股权结构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第三章是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相关理论分析,从第二章的一般研究到具体分析,分析了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是如何影响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第四章是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首先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就所研究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选取样本和数据并对样本做简要的说明;确定研究的变量;接着介绍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建立实证研究的模型,然后得出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投资者保护问题实证分析的结果并作出解释说明。本章具体分为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三个部分。在进行实证研究时,选用最终控制人类型为民有性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两个角度,即分别从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程度的角度,以大股东的资金占用作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直接衡量指标;从以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经济后果的角度,以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作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间接衡量指标,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影响。具体如下: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考察民营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两个方面的情况,对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投资者保护状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第二步,对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投资者保护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投资者保护有无相关性,在哪些方面有着何种相关性;第三步,通过对所选样本分别就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流通股比例和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偏离所有权的程度四个方面与中小投资者保护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进一步检验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是否影响中小投资者保护,如何影响中小投资者保护。第五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以及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根源于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好的制度环境和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都能够增加控股股东实施利益侵占行为的成本,减弱其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侵占的动机和能力。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获得私人收益,使公司业绩下降。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也越强,即大股东资金侵占越少和公司业绩越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制衡程度越好,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也越强,即大股东资金侵占越少和公司业绩越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流通股比例越高,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越弱,即公司大股东资金侵占越多和公司业绩越差;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偏离现金流权程度越大,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越弱,即公司大股东资金侵占越多和公司业绩越差。主要政策建议:根据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完善投资者保护相关政策建议。是强化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激励效应,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缩小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与其现金流权差距,要避免从原来的“一股独大型”变为最终控制人幕后控制。培养机构投资者,发展多元战略性投资者加入到公司的治理当中来。努力促进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逐步形成大股东、管理层、机构投资者及战略投资者互相监督的股权制衡局面。二是强化中小股东的维权意识和监督效应。继续坚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股权的全流通,统一股票市场。监管部门要倡导并创造条件让中小投资者积极参与维权。增强中小股东的维权意识,学会如何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强化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效率,完善民营上市公司监管办法。加大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逐步形成由证监会、交易所、行业协会共同构成,功能互补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大股东一致行动人的现场查证,对控制权偏离现金流权程度比较严重的民营上市公司加强监管。四是进一步规范民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控股股东的披露,应当追溯到最终控制人,并要求民营上市公司及时披露关联股东的关联关系,特别要详尽披露同一个终极控制人以下的关联公司,避免终极所有人通过多层复杂关系隐瞒真实控制人情况。五是加强公司内部立法。在我国投资者法律保护较弱的宏观治理环境下,通过企业内部的法律,如公司章程等来改善公司治理状况,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运作规则,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来避免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研究不足之处:(1)没有涉及其他类型企业,缺乏对比研究,使研究论证不全面。(2)中小股东权益常常受到公司内部人即控股股东、管理者的双重侵害,中小股东与控股股东、管理者的代理冲突常常是不能割裂开的。本文仅研究了中小股东与控股股东的代理冲突,而未涉及管理者的代理问题。(3)指标选取不全面。股权结构只是公司治理层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仅研究了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流通股比例、最终控制人控制权偏离现金流权的程度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并没有考察股权的性质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等。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广州老城区持续开展的危房改造工程以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广州历史名城及传统建筑的保护产生着重大影响,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在广
为了研究多聚磷酸(PPA)改性沥青的宏观和微观性能,基于表面形态学与流变学原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与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基质沥青、4%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沥
背景:胸腔胃—气管(支气管)瘘是指在食管癌广泛切除、行弓上或颈部吻合术后,胸腔胃走行于后纵隔原食管床区与气管、隆突和主支气管相互毗邻并粘连机化为一体,当各种原因如肿瘤
已有文献报道环核苷酸包括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及ATP酶对电解质离子均有调整作用[1],推测它们在癫痫发病机理中可能有作用,并已表明Na+K+ATP酶活力下降具有肯定的致痫作用[2],
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A.V.Feigen-baum)首次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
本文以大陆六家报业上市公司2008至2009年两年24份年度/半年度报告为研究依据,通过对各家报业上市公司业务结构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将六家报业上市公司报告中列出的三十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对住房的需求量呈现逐年激增的态势,随之而来的是居民区的不断扩建与改造,楼房层数的不断增加,致使城市居民用水难的问题越来
<正>今年5月国家对非营运的小、微型客车、大型轿车取消使用年限规定后,涉及刑事案件中被盗窃的非营运机动车辆的价格认定问题成为一个全新课题。东莞市在广泛调查论证的基础
本文从现代广告设计思维出发,对其设计中功能美以及形态美进行相关分析与阐述,并对功能美与形态美的融合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液压Stewart平台属于典型的并联机构,由于其能够实现空间的六自由度运动并且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结构比较简单、精度高、控制比较容易等优点,被成功应用于大型飞机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