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利普·罗斯(1933-2018)是当代美国文学十分重要的犹太裔作家,从1957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到2012年宣布封笔,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自我问题始终是罗斯所关注的中心主题。菲利普·罗斯作为一名成长于美国的犹太第三代移民,罗斯对美国文化的认识与传统父辈不同,他将自己视为一个美国人,对美国文化没有抵触与隔离感。然而作为犹太人,罗斯同时又接受传统犹太教育,在美国文化与犹太文化的两种生存环境中,罗斯对自我身份产生很深的困惑感,他将这种困惑写入作品中,不断揭露传统犹太教育对人天性的压抑,展现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的矛盾冲突,并在两种文化的冲击下不断找寻自我的最终定式。同时随着罗斯逐渐进入美国社会并在社会中生长生存,他发现自己所认同并追寻的美国文化与其文化本身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观有着很大的错位,很多人在多元社会中失去自我的归属与稳定感,陷入迷茫困惑的处境之中。犹太种族身份的特殊性、美国文化的价值观错位、现代个体的精神困惑,使得罗斯始终将人对自我本身的追寻与定位作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传统犹太父辈与犹太子辈的矛盾冲突入手,父与子的冲突实际上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本章通过对罗斯作品人物—青年时期的内森·祖克曼在家庭关系、两性关系中的困境解读,阐释内森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下对真实自我的渴求。第二部分从内森·祖克曼对性文化的反抗与放纵阐释性压抑造成的个体自我的不完整,并结合文本展开阐释,论述内森在自我释放中对真实自我的追寻与完善。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美国文化与犹太文化的双重文化下个体的生存困境,探讨内森对两种文化的揭示与反思。本章通过解析内森·祖克曼对种族身份、世俗成功的社会认同追寻,思考美国文化对少数族裔文化及美国个体的塑造和影响。第四部分主要着眼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错位,通过解析老年时期的内森·祖克曼对其一生找寻自我的反思,结合罗斯作为成长于美国社会的犹太人自身的独特体验和异乡感受,阐释现代个体的孤独性,较为深入的探讨罗斯对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与内心孤独的揭露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