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leaf extract,GBE)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表达的影响,探讨在肾纤维化过程中银杏叶提取物对其干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而阐明银杏叶提取物肾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筛选(体重约200±10g,6周龄)的72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Sham组),M组为UUO模型组(模型组,UUO组),R组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治疗组,GBE组)。分别于单侧输尿管梗阻术后第3天、7天、14天随机分批取出梗阻侧肾组织,分别为N3,N7,N14组,每组各8只。M组、R组大鼠均以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常规消毒,于左侧背部脊柱旁1.5cm、肋下1cm行纵形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壁腹膜和脏腹膜等各层,沿左肾下极寻找左侧输尿管,4#线双道结扎左侧输尿管中上1/3上下,然后从中剪断。A组大鼠只剥离输尿管,不剪断输尿管,余过程同前。在第3、7、14天末分批处死大鼠,将肾组织取出,通过HE、Masson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中BMP-7、TGF-β1的表达情况,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软件Image-Pro Plus6.0进行半定量分析。治疗组以100mg/kg/d银杏叶提取物,对照组及模型组以等容的0.9%生理盐水,按照1次/天频率,于制模手术前1天开始给药灌胃。实验期间各组大鼠自由进水,标准饮食,在恒温恒湿的环境生长。结果:1、HE染色结果:UUO组术后第3天时,大鼠肾组织开始出现肾小管损伤,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小管进行性扩张,炎性细胞浸润逐渐增多,部分小管萎缩、破坏增多,严重者甚至萎缩,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TIS)逐渐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肾组织无明显病理性改变,与Sham组对应的时间点相比较,UUO组TIS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UO组对应的时间点相比较,GBE组肾小管损伤减轻,TIS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Masson染色结果:UUO组术后第3天时,间质纤维开始增多,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间质胶原纤维沉积面积逐渐增大,出现弥漫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比(RIF指数)逐渐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间质胶原纤维蓝绿染面积较小,无肾间质纤维化表现,与Sham组对应的时间点相比较,UUO组肾间质纤维化指数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UO组对应的时间点相比较,GBE组间质纤维化程度均有一定程度改善,RIF指数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结果:(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TGF-β1蛋白表达部位主要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UUO组大鼠肾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多,各时间点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对应的时间点相比较,UUO组TGF-β1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UO组对应的时间点相比较,GBE组TGF-β1蛋白的表达有所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检测显示BMP-7蛋白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间质,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UUO组BMP-7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少,各时间点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对应的时间点相比较,UUO组BMP-7蛋白的表达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UO组对应的时间点相比较,GBE组BMP-7蛋白的表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TGF-β1蛋白表达升高,提示TGF-β1参与肾间质纤维化过程。2.应用银杏叶提取物后,TGF-β1蛋白表达下降,BMP-7蛋白表达增加,肾纤维化程度减轻,提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肾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