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叶是直接泡饮的食品,其卫生质量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目前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问题。为此探索和寻求可用于茶树病害的防治,低毒和低残留的药剂就显得十分重要。银果是一种新型的仿生杀菌剂,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但未用于对茶园病害的防治。本研究以20%的银果WP为试验药剂,测定了其对茶园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在茶叶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为该药剂在茶叶病害防治上能安全使用并适宜大规模推广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结果如下:
1.室内抑菌活性:20%银果WP对茶云纹叶枯病菌、茶赤叶斑病和茶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银果WP在对供试浓度范围内,对供试3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其EC50分别为54.34μg/mL、98.90μg/mL和44.76μg/mL。
2.田间药效:试验在崂山万里江茶园进行。20%银果WP400倍、800倍、1000倍和50%多菌灵WP1000倍及70%甲基硫菌灵WP1500倍对茶云纹叶枯病21d的防效分别为70.26%、66.08%、60.64%、32.43%和52.56%;对茶赤叶斑病21d的防效分别为78.26%、65.05%、53.47%、48.94%和61.42%;对茶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76.21%、60.39%、55.80%、49.43%和61.80%。20%银果WP以800-1000倍防治茶云纹叶枯病的效果均明显优于生产中常规对照药剂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的防效;以400-800倍防治茶赤叶斑病和茶炭疽病的效果优于生产中常规对照药剂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的防效。
3.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茶中的银果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丙酮超声提取,石油醚萃取,活化的弗洛里硅土和无水硫酸钠混合层析柱净化,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液(95∶5,V/V))淋洗,浓缩后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测定。该方法的添加回收率为75.7%~83.5%,相对标准偏差为1.30%~3.24%。说明该法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4.20%银果WP在绿茶上的残留试验:其在崂山绿茶中的半衰期为3.06~3.54d,崂山绿茶收获时药剂的消解率在80%以上,邻烯丙基苯酚的最低检出量为3.8ng,在崂山绿茶中的最低检出浓度是0.025mg/kg,属于低残留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