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患者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sfdasdf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患者(Colorectal cancer,CRC)就医机构选择、就医流向规律、就医延迟情况,为完善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分级诊疗体系、干预结直肠癌患者求医行为等提供依据。方法1.基于病案首页大数据对CRC患者就医流向进行分析:收集2015-2018年四川省CRC患者病历首页数据,采用SPSS 19.0对患病率进行趋势卡方检验,采用R语言remap绘制热力图。2.CRC患者就医延迟定性分析:采用自行设计的访谈提纲,方便抽样法抽取四川省肿瘤医院CRC患者进行访谈,采用主题框架法在NVivo 11.0中进行编码和分析。3.CRC患者就诊延迟定量分析:参考定性访谈结果及文献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四川省肿瘤医院CRC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卡方/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基于病案首页大数据的患者就医流向分析2015-2018年四川有89448名CRC患者,年患病率为17.9-43.9/10万,呈上升趋势(趋势?~2=10952.8,P<0.001)。(1)就医机构流向CRC患者主要在三级医院(78.3%)、综合医院(81.7%)就医。≥1个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共10349名,流动诊疗率为11.6%。就医机构流向主要为综合医院-中医(综合)医院(19.1%)、三级医院-二级医院(42.8%)。(2)就医地区流向CRC患者异地就诊13055名,异地就诊率为14.6%。(1)流入情况:成都市流入最多,共36687人,流入率为49.3%;其次为攀枝花市,共2176人,流入率为31.0%。(2)流出情况:凉山州流出人数最多,共3110人;其次为眉山市,共3071人。阿坝州流出率最高,为89.2%;其次为甘孜州,为85.4%。2.CRC患者就医延迟情况定性分析共访谈60名CRC患者,多数(36/60)出现就诊延迟,原因为:(1)主要原因(11/36)是患者缺乏结直肠癌相关知识,(2)次要原因(10/36)是患者缺少健康意识。半数患者(30/60)出现确诊延迟,原因为:(1)主要原因(8/30)是医生漏诊,(2)次要原因(7/30)是医生误诊。极少数患者(6/60)出现治疗延迟,主要原因(2/6)是等床位。3.CRC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定量分析共调查110人,应答93人(84.5%)。79.6%患者出现了就诊延迟,主要原因为患者将症状当作肠炎等疾病未引起重视。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就诊延迟风险是女性的3.872倍(OR 3.872,95%CI 1.010-14.846)。患病前不知晓结直肠癌症状知识的患者就诊延迟风险是知晓结直肠癌症状知识患者的4.831倍(OR 0.207,95%CI 0.052-0.820)。结论CRC患者主要在三级综合医院就诊,肿瘤专科医院就诊比例较低。CRC患者主要流入医疗资源丰富、医疗水平较高地区,主要流出地是民族边远地区。大部分CRC患者存在就诊延迟,其主要原因为个人因素,确诊延迟的主要原因为医疗机构因素。建议:(1)个人应主动学习结直肠癌防治知识;医疗卫生机构应实施精准的结直肠癌防治知识健康教育。(2)家庭成员在发现其亲人有症状后应支持就医。(3)单位可将结直肠癌筛查纳入职工体检。(4)通过培训、医联体等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肿瘤专科医院加强宣传力度。(5)卫生行政部门应指导建立肿瘤转诊体系。(6)医保部门可将结直肠癌筛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其他文献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组以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视力障碍,意识和精神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太阳帆是一种新型航天器,它可以借助太阳光压作为动力而自身无需携带大量的燃料,因而被设计运用于星际航行和深空探测。其中,用于星际航行的对数螺线轨道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这
B型脑钠肽(BNP)是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由心室释放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白介素-6(IL-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血管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与心肌的急性缺血性
柳州是国家文化名城建设试点城市,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总体上与柳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需求仍不相称。应从市基本情况出发,科学选择市
考虑开挖后的洞周应力释放效应,采用有限元方法,使用厚壳、剪切弹簧、转动弹簧、压缩弹簧、接触及空间实体多种单元分析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的三维内力状态,提出了地层-结构模式下
针对软土地区不透水隔水层承压水基坑,从坑底土产生塑性变形破坏的力学机理出发,建立了基于塑性破坏的承压水基坑突涌计算模型,提出了屈服应力比概念和基坑突涌判断标准。用考证
讨论了载体位置、姿态均不受控制的漂浮基双臂空间机器人系统的自适应控制问题。为了克服空间机器人系统动量及动量矩守恒关系的引入,使得系统动力学方程关于系统惯性参数呈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