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小学教育是基础,同样的小学体育是发展学校体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城乡结合部作为农村城镇化的重要产物,属于近几年的新兴地域。然而对该地域学校体育的研究是少之又少的,因此本文通过对滨州市城乡结合部小学学校体育发展情况的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该地域的学校体育现状与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作为滨州市城乡结合部小学学校体育状况发展的参考依据,本文以滨州市城乡结合部小学学校体育的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的研究方法对滨州市城乡结合部9所小学的学校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一、滨州市城乡结合部小学学校体育整体开展顺利,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对一个教育问题比较突出的特殊地域来说,能够顺利开展体育课已经非不错。二、体育教学工作中有完备的教学计划,体育教师课前备课状况良好;体育课的内容却比较单一,授课的内容不受场地器材的影响,但是学生对体育课内容的满意度比较高,也是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的认可。三、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课间操的开展情况较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一般在三次左右,活动时间在半小时以上;课余体育训练能保证每年都有一次运动会,虽然开展的项目比较单一,但是还是很受学生的欢迎,这从学生对其满意度上能充分体现;由于场地器材和经费问题,有些学校开展了课余体育训练,有的学校并没有开展。四、在对滨州市城乡结合部小学体育师资的调查中发现,体育教师在工资待遇和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上较低,不在编教师的工资太少,面对生活压力,这些教师会选择重新择业,不在编教师的流动性强导致学校的体育教师不足,男女体育教师比例不平衡,体育教师还担任着其他科目的教学,出现“一师多班”的现象。五、经费、场地器材是保证学校体育发展的基础保障,硬件支持。体育经费虽然不充足,但是能够利用有限的经费去举办一年一度的运动会;经过实地调查发现,滨州市城乡结合部小学的场地器材数量虽然不足,但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和器材。六、学校领导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大都集中在一般,少部分教师认为领导不重视学校体育,学校领导的这种态度也是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根据得出的结论提出以下建议:一、完善体育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从而使体育教学工作更加完美。二、完善奖惩机制,增加物质与精神上的鼓励,增加体育教师积极工作,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加新颖的运动竞赛项目,如有一所学校已经做到从比较火的电视节目中得到启发,举行全校的撕名牌大战;可以通过筹集经费或者拉赞助的办法给表现优异的学生或者班集体发一些奖励。三、适当提高无编教师的工资待遇,减少无编教师的流动性;要及时对非体育专业的体育教师和无编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在体育教学中能够游刃有余的胜任教学工作,提出优厚条件,吸引高学历人才。四、联合周围的需要场地器材举行职工运动会的工厂、公司对学校的场地器材进行经费投资,学校可以利用投资的经费置办场地器材;学校也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发掘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器材,也可以鼓励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制作比较简单的又比较受学生欢迎的简易器材。五、将体育成绩的考核纳入学校评估标准,增加校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