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硅铁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uo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化硅陶瓷是非氧化物陶瓷的典型代表,具有高比强、高比模、高硬度、抗冲击、抗蠕变、抗热震、耐腐蚀、耐磨损等多种优良性能。氮化硅陶瓷的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已比较成熟,但是高成本限制了其应用。氮化硅铁(Fe-Si3N4)材料是高温领域中主要组份为氮化硅的一种复相材料,现阶段主要用作耐火材料,但其作为结构材料的研究报道极少。氮化硅铁的低成本和较大的性能挖掘空间,使其在耐高温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开展了氮化硅铁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以硅铁粉为原料,以氮化硅铁和NH4Cl为添加剂,通过氮化反应制备了氮化硅铁粉。通过热学分析确定了硅铁粉氮化的温度制度等工艺参数,证实了硅铁粉的氮化反应主要在两个温度段进行。通过XRD与微观形貌分析发现NH4Cl有利于α-Si3N4相的生成,产物中α-Si3N4相的含量可达76.6%,但是因为蓬松效应,仅可以在制备氮化硅铁粉的时候引入NH4Cl,而在制备高强度的氮化硅铁块体材料的时候禁止加入NH4Cl。另外以硅铁粉为原料,通过反应烧结制得了氮化硅铁陶瓷,其强度为106 MPa,对批量化生产氮化硅铁陶瓷制品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同时研究了反应烧结氮化硅铁陶瓷中自生氮化硅纤维的形成机制。以微米级氮化硅铁为原料、Al2O3-Y2O3为烧结助剂,采用气压烧结方法制备氮化硅铁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氮化硅铁陶瓷成分、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于氮化硅铁陶瓷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样品致密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先增大后降低,在1770℃时均达到最大值,密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分别达到3.31 g/cm~3、435 MPa和6.97 MPa·m1/2。在1770℃以下时,陶瓷样品中主晶相为长柱状的β-Si3N4,晶粒彼此间结合紧密,陶瓷气孔率较低。温度继续升高,含铁相和氮化硅发生反应,气孔率增大,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开始下降。如果进一步提高硅铁的氮化率,采用游离硅低、铁含量低及纯度较高的氮化硅铁粉末制备氮化硅铁陶瓷,材料的性能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在氮化硅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氮化硅铁引入Fe3Si相,通过气压烧结得到复合材料。研究了Si3N4-Fe3Si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随着氮化硅铁含量的增加,Fe3Si含量和颗粒尺寸也随之增大。当氮化硅铁含量高于60 wt%时,Fe3Si异常长大,造成Si3N4-Fe3Si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不均匀和力学性能变差。研究表明Fe3Si颗粒可以通过拔出、界面脱粘、裂纹偏转、桥接等机制增强复合材料,当氮化硅铁含量为60 wt%时,Si3N4-Fe3Si复合材料得到均匀的微观结构和最佳的力学性能,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354 MPa和8.4 MPa·m1/2。研究了氮化硅铁在1300~1500℃条件下空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铁的存在会使氮化硅的氧化速率稍有提高,氮化硅铁的氧化过程符合抛物线规律,氧化活化能为285KJ/mol,但其仍能满足高温下的应用需求。利用气压烧结法制备了氮化硅铁陶瓷,并研究了其在等离子风洞下的烧蚀行为。数据表明:在驻点压力和低热流密度条件下,氮化硅铁受控于原子氧化,不断消失。反之,在驻点压力和高热流密度条件下,烧蚀主要源于氮化硅的分解。氮化硅分解产生的部分硅气化掉,其余的硅则在高温下熔化,并被烧蚀驻点区域的气流冲蚀至四周,产生蘑菇状形貌。
其他文献
随着卫星导航欺骗威胁的逐步显现,导航定位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卫星导航欺骗信号与真实信号高度相似,隐蔽性极强,单纯依赖卫星导航接收机自身,很难保证对欺骗攻击的可靠检测。卫星导航欺骗攻击会通过对接收机位置/时间的控制,对整个导航系统和应用产生不利影响:在军事领域,错误的导航定位信息将极大削弱各种武器的作战效能;在民用领域,则会对诸如航空导航等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关键应用造成重大威胁。
在2010年之前,中国的股市不可以卖空。没有做空机制极大地限制了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交易策略的实施。2010年3月末,上交所、深交所正式开启了融资融券业务;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业务推出,标志着我国做空时代的开启。同时,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程序设计语言的丰富、高频交易数据的可获得性增加均给基于高频数据的统计套利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本文使用的配对交易策略是一种市场中性策略,通
应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号召,我国再电气化浪潮的快速稳定推进,其中新能源建设速度如雨后春笋,而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储能系统必不可少,没有储能技术的新能源发电就如聚宝盆漏了底。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带来的锂离子电池退役高峰,使得退役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完美契合储能技术与新能源汽车两个领域。首先,给出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介绍各部分的作用与特点,进而从电池内部物理化学反应机制角度分析电池老化衰减
学位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比较科学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初步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政策制度逐步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府考核评估机制初步形成,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保护生态环境的利益导向机制基本形成,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
期刊
氧化铝基共晶自生复合陶瓷是利用凝固过程中基体相和第二相的共晶反应形成的原位自生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组织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其中部分氧化物体系同时具有独特的功能特性,被认为是理想的功能/结构一体化陶瓷基复合材料。氧化铝基共晶自生复合陶瓷在凝固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小平面共晶生长特征,为深入研究非规则共晶生长机制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对象。本文利用高梯度激光悬浮区熔技术,制备了Al2O3/EAG(
学位
学位
永磁同步电机采用电力电子变换器实现变频控制,运行高效、可靠,广泛应用在国防工业、装备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等高性能应用场合。其中,在诸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运动伺服、电动汽车等要求频繁起停、反复加减速、正反转的调速系统中,动态性能及多变量、多约束控制成为驱动系统的核心关注点。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作为一种非线性控制器,能够实现多变量控制,并能包含非线性约束,采用穷举预测法在有限数量的控制状态中择优输出,符
创新是一国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能力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鼓励企业开展创新研究活动已成为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要求我国企业以创新为动力,提高上市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产业结构,但现阶段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该议题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众多企业所要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企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