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一补肾化痰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形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建立多囊卵巢大鼠病理模型,研究补肾化痰方对此模型大鼠形态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23日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治疗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采用脱氢表雄酮(DHEA)法诱导PCOS模型,然后分别给予补肾化痰方和(或)二甲双胍进行干预,中药高剂量组:予补肾化痰汤1.8g/200g/d;中药低剂量组:予补肾化痰汤1.2g/200g/d;西药治疗组:予二甲双呱0.008g/kg/d;联合用药组:将补肾化痰汤与二甲双呱并用(补肾化痰汤1.8g/200g/d,二甲双呱0.008g/kg/d);模型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5天。研究各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体重、卵巢指数、子宫指数,卵巢卵泡数及黄体数以及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各组大鼠体重、卵巢指数、子宫指数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重增加,(P<0.05);卵巢重量增加(P<0.05),与大多数临床PCOS患者体重超重或肥胖,卵巢增大相符。西药治疗组、联合用药组大鼠体重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说明用药有一定的效果;实验组中大鼠卵巢指数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其中联合用药组效果最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除模型对照组及低剂量组子宫重量较低外,各组大鼠子宫重量均恢复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2.各组大鼠卵巢卵泡数及黄体数变化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生长卵泡数增加,成熟卵泡数及黄体数均减少,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实验各组均能使成熟卵泡数及黄体数增高(P<0.05),其中联合用药组疗效最佳,能达到正常组水平;低剂量组及西药组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病理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卵巢病理照片中可见多个黄体和卵泡,近成熟期卵泡可见卵细胞及放射冠,卵泡膜细胞层数较少。模型组大鼠卵巢可见多个初级卵泡及少量次级卵泡,近成熟期的卵泡内未见卵细胞,颗粒细胞排列疏松,层数减少,部分脱落,未见放射冠,卵泡膜细胞层较厚。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的四组大鼠卵巢病理得到明显改善,其卵巢内均可见黄体和多个卵泡,近成熟期的卵泡可见卵细胞及放射冠,颗粒细胞排列较紧密,层数增多,卵泡膜细胞层较薄,中药高剂量组及联合用药组大鼠卵巢病理改善尤为明显。结论:1.通过对PCOS造模方法的讨论及预实验几种造模方法的充分评估,最终选取脱氢表雄酮(DHEA)法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复制,本造模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研究PCOS的动物模型。2.补肾化痰方能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体重、卵巢指数、子宫指数以及卵巢卵泡数及黄体数等卵巢多囊性改变,其中以中药高剂量和联合用药组效果最佳。3.补肾化痰方能明显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形态学变化,其中中药高剂量组及联合用药组大鼠卵巢病理改善尤为明显。论文二补肾化痰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性激素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补肾化痰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材料与方法:23日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治疗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采用脱氢表雄酮(DHEA)法诱导PCOS模型,然后分别给予补肾化痰方和(或)二甲双胍进行干预,中药高剂量组:予补肾化痰汤1.8g/200g/d;中药低剂量组:予补肾化痰汤1.2g/200g/d;西药治疗组:予二甲双呱0.008g/kg/d;联合用药组:将补肾化痰汤与二甲双呱并用(补肾化痰汤1.8g/200g/d,二甲双呱0.008g/kg/d);模型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5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FSH、LH、T及Leptin水平,研究各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性激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补肾化痰方对各组大鼠血清激素水平FSH、LH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清FSH,LH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造模成功。经治疗,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组FSH、LH值均降低(P<0.05),各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联合用药组此二项指标降低明显。2.补肾化痰方对各组大鼠血清激素水平T、Leptin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明显升高,(P<0.05);联合用药组T降低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联合用药组外,Leptin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Leptin水平明显降低,(p<0.01),其中联合用药组Leptin水平降低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经治疗,脱氢表雄酮(DHEA)法有效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激素水平FSH、LH、T及Leptin等明显改善。2.补肾化痰方治疗PCOS的药理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T与LH水平,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平衡,促进排卵而达到治疗目的。3.本研究表明,中药补肾化痰方治疗PCOS有效,二甲双胍与中药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有效治疗方法。论文三补肾化痰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胰岛素水平及其受体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补肾化痰方药对多囊卵巢模型大鼠卵巢胰岛素水平的影响,以及卵巢组织中胰岛素受体(Insulin 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 R)、瘦素(Leptin)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探讨中、西医联合用药对PCOS的部分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23日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治疗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采用雄性激素诱导PCOS模型,然后分别给予补肾化痰方和(或)二甲双胍进行干预,中药高剂量组:予补肾化痰汤1.8g/200g/d;中药低剂量组:予补肾化痰汤1.2g/200g/d;西药治疗组:予二甲双呱0.008g/kg/d;联合用药组:将补肾化痰汤与二甲双呱并用(补肾化痰汤1.8g/200g/d,二甲双呱0.008g/kg/d);模型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5天。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胰岛素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胰岛素受体(Insulin 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 R)、瘦素(Leptin)的m 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胰岛素受体(Insulin 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 R)以及瘦素(Lept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各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变化及胰岛素受体表达水平1.1各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血清胰岛素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胰岛素显著下降(p<0.01),以联合用药组下降最为明显。1.2各组大鼠卵巢组织中Insulin R表达水平1.2.1各组大鼠卵巢组织中Insulin R m 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卵巢组织中胰岛素受体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联合用药组胰岛素受体m 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1.2.2各组大鼠卵巢组织中Insulin R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卵巢组织中胰岛素受体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胰岛素受体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以联合用药组下降最为明显。2各组大鼠卵巢组织中IGF-I、IGF-IR、Leptin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中IGF-I、IGF-I R、Leptin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经过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卵巢组织中IGF-I、IGF-I R、Leptin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变化最为明显,具有显著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结论:1.经治疗,各治疗组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水平相近,以联合用药组效果最佳,提示补肾化痰方能够显著抑制多囊卵巢大鼠模型血清胰岛素水平。2.补肾化痰方能够有效降低Insulin R、IGF-I、IGF-I R、Leptin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而中、西医联合用药疗效更佳,说明补肾化痰方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抑制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变中胰岛素抵抗的发生。3.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是通过调节胰岛素水平,降低卵巢组织中Insulin R、IGF-I、IGF-I R、Leptin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