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发泡技术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xi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公路建设高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养护与维修问题日益突出。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可以将大量废旧路面材料回收利用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基于水发泡的冷再生技术因节能环保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道路建设者的重视,在甘肃省内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结合甘肃省内的材料特点,优化沥青发泡质量,开展室内试验,探究不同材料组成对基于振动成型的冷再生混合料的三轴抗剪性能与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指导。首先,选用甘肃省内常用的SK90#和克炼90#沥青进行发泡试验,分析发泡机理和评价指标,选用膨胀率和半衰期作为评价沥青发泡质量的指标;探究沥青发泡质量与发泡温度、发泡用水量、沥青种类之间的相关性和显著性。使用显著性差异分析方法对比发泡温度、发泡用水量与不同沥青发泡质量的显著性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发泡用水量对发泡质量影响最为显著,发泡温度次之。同时,确定了两种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其次,对RAP料中的旧沥青和级配特征进行研究,设计了三个不同的配合比,通过室内重型击实试验得到不同级配混合料的最佳拌和用水量,利用干湿劈裂强度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各个级配的最佳泡沫沥青用量。采用冻融劈裂强度和车辙试验对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进行验证,设计级配路用性能满足规范要求。然后,通过室内试验探究沥青用量、水泥用量和沥青种类等关键因素对基于振动成型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三轴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不同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对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规律。选用发泡质量优异的沥青、合理的沥青用量、适当的水泥用量可以得到三轴抗剪性能和水稳定性能优异的冷再生混合料。添加适当的水泥,增大了冷再生混合料的内摩擦角,提高了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和水稳定性。最后,通过泡沫沥青冷再生试验路的拌和、摊铺、压实和养生,明确试验路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流程和控制指标。现场观测及试验结果表明,泡沫沥青冷再生试验路的性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符合预期的效果。对比分析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经济效益,泡沫沥青冷再生可以节约一半的费用,能够有效的缓解甘肃省经费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展现出巨大的环保效益。
其他文献
金属有机骨架(MOFs)具有尺寸可控、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优点。然而,由于MOFs加工性能差、粉尘形成的安全隐患和回收等问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通过高分子与MOFs的复合可有效改善MOFs性能,在药物控释载体、传感器件、3D打印、重金属离子吸附、CO2气体吸附等领域有着极大地应用价值。ZIF-8具有比表面积大、尺寸可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优势,作为药物缓释体系及气体吸附均得到了广泛研究。但是,由于其
随着传感器、无线通信、微电子以及嵌入式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日益递增的信息获取需求,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作为一种多项技术交叉的新型信息获取技术,迅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课题,被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WSN具有组网灵活、经济实惠、体积小巧以及部署方便等诸多优势,但由于其存储计算能力和能量有限,且部署环境恶劣复杂,难以补充能量,不易回收等特点,所以对网络的
钢-混组合桥梁的腹板及底板部分的腐蚀问题是困扰业内桥梁寿命的一大难题,而防腐涂层是确保桥梁耐久性的重要手段。当钢-混组合梁受到交变应力作用时,防腐涂层材料通过与钢-混组合梁之间的粘结性能紧密结合,随钢-混组合梁受力发生反复协同变形效应,但防腐涂层不具有钢基材的良好的物理延性和塑性,所以涂层材料在受到疲劳荷载循环作用时,会依据Miner线性累计理论,将在钢-混组合梁涂层处产生局部永久性损伤,进而导致
学位
学位
结构鲁棒性是指结构在意外荷载作用下承受局部损伤并抵抗不相称破坏的能力,结构抗震鲁棒性则是将上述的意外荷载具化为地震荷载的研究。近些年来发生的震害给人们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广大学者关于抗震鲁棒性的研究大多针对建筑结构,对桥梁结构的抗震鲁棒性研究相对较少,并不成熟。此外,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只针对于完整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对于结构发生局部损伤后抵抗连续倒塌的能力研究较少。桥梁结构作为生命线工程,其抗连续
本文以陕西某铁路运输专线为背景,针对当下铁路桥梁检测工作中,状态评估体系分散,承载力检算对于病害影响考虑不足等局限性,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有限元法,对在役铁路桥梁状态评估和承载能力评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考虑材料劣化、结构病害量化,对铁路桥梁检测评定方法进行丰富,使改进的方法操作简便、系统性强且结果直观可靠。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统计铁路简支梁桥常见病害和对结构安全影响较大的病害,结合力学原
学位
随着我国高铁行业的迅猛发展,中国铁路运输需求日益增多。应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和经营发展要求,铁科院及中国中车旗下各公司联合开发了新型复兴号动车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它是以既有25T型车为基础模型,参照中国标准动车组,对平面布置、内装设施、车辆密封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的新型车辆。优化后车体零部件及内装件较之前车辆版本均有性能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车辆整体重量,以及列车运行负荷及轨道承载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