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和“彼岸世界”——浅析俄国象征主义对纳博科夫创作的影响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_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拉季米尔·纳博科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在俄罗斯生活了二十年的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不可避免地受到俄罗斯传统文化,特别是白银时代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影响。其中俄罗斯象征主义的“彼岸”理念是他创作的首要主题,这一主题渗透在他所有主要作品之中所写的一切。纳博科夫最喜欢的俄罗斯象征主义作家是亚历山大·勃洛克,俄罗斯白银时代最杰出的象征主义诗人。该论文通过对纳博科夫的三部小说:《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进行文本分析,拟从俄罗斯象征主义角度深入系统研究纳博科夫的作品中的“彼岸世界”,分析白银时代俄国象征主义及其“彼岸世界”理念及其代表人物亚历山大·勃洛克对纳博科夫在创作理念、艺术技巧和文学创作语言方面的影响,丰富对纳博科夫的理解和研究。 这篇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纳博科夫和他的三部主要作品《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中的彼岸世界。第一章则探讨了俄罗斯白银时代象征主义的特点,白银时代象征主义代表人物亚历山大·勃洛克及其诗歌创作特点和纳博科夫“彼岸世界”理念的形成。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彼岸”理念对纳博科夫的影响和他在作品中构造的“彼岸世界”,以及他所使用的主要手法。第三章则分析了纳博科夫与俄罗斯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他的“彼岸世界”理念形成的原因。结论部分重述了俄国象征主义及其代表人物亚历山大·勃洛克对纳博科夫的美学观点和创作理念的影响。
其他文献
亨利·戴维·梭罗是十九世纪美国自然文学作家和自然保护主义思想家。他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他体会到自然与人之间存在一种亲密的关系。梭罗极力反对社
本文尝试将一种新的功能语篇分析模式运用到翻译研究中,试图通过对译本实例的分析,重点找出译者在译著中体现了源语的哪些连贯特征,如何实现源语语篇连贯特征的重构,以及这种连贯
艾丽斯·沃克的第五部小说《拥有快乐的秘密》沿袭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以及禁忌主题的探究。小说巧妙地将几位主人公的叙述编织在一起,讲述女主人公塔希在经历非洲女性割礼迫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开始采用建设—转让即BT模式进行建设。文章介绍了BT模式的概念、特点、运作模式及风险管理,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