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许经营分为政治领域的特许经营、经济领域的特许经营、文化领域的特许经营等几个大的类别。其中在经济领域的特许经营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特许经营和商业特许经营,其特许人分别是政府和企业组织。本论文将讨论限定在商业特许经营上。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特许经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发展,尤其以美国为最。作为新鲜事物,特许经营在国内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十几年发展迅速,涉及的行业领域不断拓展,已成为我国企业进行扩张的重要手段。 特许经营作为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兼具企业和市场的一些优势,是一项重要的组织创新,并日益成为21世纪主导的商业模式。已有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主要用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企业组织理论等角度进行了研究探讨。本文运用以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对特许经营这项组织创新进行分析,探讨其产生、发展、演化的动态进程,并分析其组织适应性和其中的问题,进而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提出相关解决机制,实现制度的再创新,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为解决国内特许经营企业管理运作的不规范与欺诈问题提供一种分析框架和整体思路,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选题的内容包括: 首先,根据特许经营类型的不同,介绍了特许经营的兴起、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特许经营的类型、特点和相关的组织、制度建设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特许经营呈现出品牌联合、商务电子化等新的发展趋向。 其次,引入经济人、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制度内生性等假设作为理论介绍的基础,进而运用以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考察了特许经营的产生、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主体、动因及创新的成本和收益比较、政府的制度供给、路径依赖特征等。同时将特许经营和连锁经营、代理等其他组织形式在产权制度、激励方式、运作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并结合北大青鸟和联邦软件案例进行了分析。 再次,在介绍我国特许经营的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操作层面认为我国特许经营发展存在特许人和受许人之间的纠纷和利益分歧、特许经营体系运作和管理不规范,政府法律提供的滞后性和不全面等问题。 最后,在借鉴成功特许经营案例和国外政府管理特许经营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实际,从特许企业(特许人)、加盟企业(受许人)、政府、企业协会等主体提出相关制度设计建议,倡导建立健全信用机制。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着重运用历史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供求分析法、比较制度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注重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一般分析和个别研究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