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作家张贤亮自1979年重新执笔以来,便笔耕不辍、新作不断。张贤亮也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勇于挑战成规,富有探索精神的作家,他前期的小说如《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较早打破了当代文学的性描写禁忌,后期的小说《一亿六》又“剑走偏锋”,讲述了一个荒诞的优异“人种”保卫战的故事。张贤亮的小说创作不仅敢于突破言说的禁区,而且体现出了鲜明的囚禁叙事的特征。“囚禁”不仅是张贤亮本人长达二十二年的惨痛人生经历,也是其小说文本中主人公的遭遇,张贤亮小说的囚禁叙事通过规训与拯救以及囚禁中的创伤记忆的书写,反映了深刻的内涵与复杂的意蕴,与此同时,“囚禁”不仅作为一种意义生成的符号,它还作为一种叙事手段参与着文本的建构,本文试图对张贤亮小说囚禁叙事的特征展开系统分析。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要分为三章,来对“张贤亮小说的囚禁叙事”这一论题展开探讨: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张贤亮小说的创作概貌,梳理其研究现状,阐明选题理由与选题价值。第一章,从囚禁叙事的文学史背景和原因方面入手,追溯中西方文学中囚禁叙事的渊源历史,并考察张贤亮的囚禁经历与其小说创作的囚禁叙事的关系。第二章,从囚禁叙事的核心内容入手,分析张贤亮小说中的囚禁叙事对人的身体囚禁与精神囚禁的展现,并通过女性拯救者形象分析被囚禁者获得的精神支撑。第三章,从囚禁叙事的叙事学特征方面入手,论述张贤亮小说的囚禁叙事所体现出的不同于“人民伦理的大叙事”的“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的特征,并分析张贤亮小说的囚禁书写在叙事学层面所具有的特征,包括囚禁与拯救如何作为内在的叙事动力推动故事情节的演进,囚禁叙事的言说方式与叙事方法、囚禁叙事中的才子佳人模式等问题。结语部分总括全文,并思考张贤亮小说囚禁叙事的成败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