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建设之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p16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是对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系统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旨在建设一门以提高本科生生命科学素养为目标,体现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特色、符合学生需求的《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生命科学类课程一直是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生命科学导论类课程又以其知识内容丰富、适应范围广而尤其受到重视和推崇。甚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02年7月下达通知,要求设立“生物技术基地”的36所高校必须为全校非生物专业大学生开设生命科学类公共基础课。事实上,开设生命科学导论类通识教育课程的高校数量早已远远超过此数。极少数高校在该类课程的建设上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产生了国家级精品课程。但综观国内生命科学导论类课程的建设情况,缺乏对于课程建设的系统性研究,所开设的课程也往往存在着没有明确的目标体系,课程内容选择缺少依据等现象。能体现师范大学特色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方案更是鲜见。在此背景下,该课题以华东师范大学现有的《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为基础,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等手段获得了详实的课程建设依据,最终提出了新的《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方案。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我国当前高校生命科学导论类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与建设的现状研究;第二,对华东师范大学07、08级本科生生命科学素养现状以及他们对生命科学导论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期待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第三,通过实际听课、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方式对我校当前的《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进行研究;第四,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提出新的华东师范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导论》通识教育课程方案。作为该研究的核心成果,新方案包括对《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理念的阐述、目标体系的构建、内容大纲的构建和内容标准的确定、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学生课业评价指导五个方面的内容,是对《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系统化建设的建议文本。这一全新课程方案具有四个显著特征:第一,强烈的校本特色;第二,较好的整体性;第三,良好的操作性;第四,集中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课程建设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交替互动、协同促进的过程。笔者希望该研究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导论》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化建设的第一步,为课程的不断完善建立良好的开端。如果也能为其他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提供些许经验,则更将令人倍感欣慰。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针对面源红外干扰弹的干扰效果评估问题,建立了面源红外干扰弹防御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的干扰效果评估准则与模型,并以遮蔽干扰为例,基于 Matlab 仿真评估了给定威胁态势、干扰
本文对近年来研究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评价,最后对我国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目前国外相关文献主要是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
【摘要】科学技术的日益精进,带动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变化及发展,各行业与电子技术的密切结合,促进不同领域的产业、电子技术自身的飞速发展,它的广泛应用,因其优质、便利、可靠、高效、易于产品化等优势,逐步的渗透和发展,使之悄然的改造着各个行业的运行模式,同时也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电子技术;领域;实际应用;影响  一、电子技术的简介  电子技术研究的是电子器件及其电子器件构成
首先推导出了用于求解一般广义线性模型变量选择问题的非凸惩罚迭代估计算法,并利用分治思想对算法进行修正,使其能够适用于海量数据情形,以解决海量数据下进行变量选择时可
针对目前效能评估方法多重视效能指标的静态观测值,对时序状态数据所蕴含的趋势信息关注较少的缺点,提出基于灰色聚类-粗糙集和集对分析的备件保障效能动态评估方法。针对主
目的:探讨维生素A和E缺乏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维生素A和E检测的267例儿童分为正常组(n=128、143)、偏低组(n=84、78)和缺乏组(n=55、46),分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急诊工作量明显增加,人们对急诊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急诊收治危重病人多,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也是医息矛盾易发的场所,也是医疗事故差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