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枷锁舞蹈”--中国画创作中的戏剧“间离效果”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怎么画”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命题。在当代,创作者—作品—欣赏者,三者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及迅捷。作者在创作艺术品时,需要更多地考虑到作品的欣赏功能及被认知价值。在作者和欣赏者之间,艺术品已不光只是现实生活的单纯再现或是个人情感的纯粹宣泄。如何把握创作过程中的“欣赏效果”,已成为当代画家的重要任务。本文借鉴戏剧艺术理论中的“间离效果”的概念,结合戏剧表演艺术中的各种方式手段及具体理论,论证了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也需要引入“疏离”及“陌生化”等概念,使中国画的创作更符合绘画艺术的形象性、审美性特征。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如果用高挑秀气来形容女高音的声音,那么女中音一定是珠圆玉润的。如果用美妙来形容女高音的歌声,那么磁性二字最适合女中音不过。随着女中音歌唱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女中音渐
胶州秧歌的角色安排、表演形式和内容展示了与移民相关的家族关系模式。从内容上来看,胶州秧歌的产生、舞蹈动作及其小戏的内容均反映了传统儒学的家族文化理念。祖孙三代间的
期刊
期刊
陶器是文化的载体,制陶工艺是文化的见证,研究制陶工艺的同时,就是在研究其文化。本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考古史料为依托,以宜都地区为轴心,一方面,介绍了宜都新石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