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怎么画”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命题。在当代,创作者—作品—欣赏者,三者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及迅捷。作者在创作艺术品时,需要更多地考虑到作品的欣赏功能及被认知价值。在作者和欣赏者之间,艺术品已不光只是现实生活的单纯再现或是个人情感的纯粹宣泄。如何把握创作过程中的“欣赏效果”,已成为当代画家的重要任务。本文借鉴戏剧艺术理论中的“间离效果”的概念,结合戏剧表演艺术中的各种方式手段及具体理论,论证了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也需要引入“疏离”及“陌生化”等概念,使中国画的创作更符合绘画艺术的形象性、审美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