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肝移植的发展历史上,始终存在着很多争议。近年来,随着包括改良的外科技术、更有效的抗菌治疗、有效的免疫抑制方案以及尖端的介入放射技术等治疗技术的进步,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明显改善。目前,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治疗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尽管受者预后显著改善,但肝移植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首要的问题是供体资源非常有限,而肝移植需求却非常大。尽管通过开展活体肝脏移植、心脏死亡患者供肝(Donation after Circulatory Death,DCD)、劈裂式肝移植、辅助性肝脏移植等手术方式,通过扩大供肝的范围、扩大肝癌患者肝移植的指征以及开展ABO血型不相容(ABO incompatible)肝移植,以此来解决器官供体数目不足的问题,但在移植界,仍有很多迷惑、争议需要进一步讨论,这其中主要包括肝移植受者的选择、新药的最佳使用,以及近几十年在这一领域迅速发展中出现的整个肝移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相关的问题。研究表明,相比较于脑死亡患者供肝(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肝移植,DCD肝移植发生移植失败、胆道并发症的风险更高,这主要与热缺血、早期同种异体移植物失功能、冷缺血时间延长等相关。同样地,在供体缺乏的时代,对于肝癌术后复发的患者开展挽救性肝移植(Salvage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也是一个解决方案。但是,相比较于原发性肝移植(Primary Liver Transplantation,PLT),SLT的开展仍存在较大争议,主要是因为术区黏连增加了手术难度、同时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预后不佳。而ABOi肝移植的开展增加了供体资源,也给予了急症患者肝移植的机会。毫无疑问,与ABO血型相容(ABO compatible,ABOc)肝移植相比,ABOi肝移植的争议非常大,主要是因为存在如下风险,包括早期的移植物功能丧失、急性细胞排斥反应(Acute Cellular Rejection,ACR)、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AMR)、血管/胆道并发症以及肝癌的复发。而其他方面的风险主要是与急性失代偿肝病肝移植、重症酒精性肝炎肝移植的时机和标准相关。而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相关研究和文献综述阐明肝移植中存在的主要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