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实践中,遗产记录的意义被低估,基础工作欠账,信息化程度较低。记录本是一切保护工作的基础,关乎遗产的真实性,但既有方法和手段,无法适应遗产记录发展的特点和挑战,如逆向性,可追溯、可持续的多时态化,以及信息来源和目的指向的多样化和复杂性等。本论文是基于BIM信息化记录技术研究,结合具体案例的保护实践研究,从对建筑遗产特征,运用考古类型学、建构理论等方法,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在遗产的勘察设计、施工记录、阐释展示等具体实践环节中加以验证,从而总结和开发HBIM的基础理论、工作流程、技术规范、应用软件、交付形式等,逐步形成建筑遗产记录的信息化技术体系框架。文章最后通过实例模型旨在论证BIM技术和遗产价值体系认识有着高度契合性,并对文物保护机构与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路线进行了构想,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友好型的文化建筑遗产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