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知识和全球理解能力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各发达国家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课程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受到空前重视。本文构建了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比较维度,从动因、路径和参与主体三个方面比较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四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本文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框架,从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动因、路径和参与主体三个维度展开研究。第二部分论述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课程国际化两个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从国家层面、院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四个维度分析四国课程国际化的动因。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各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共同动因主要来自于经济、学术、劳动力市场、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在国家和院校层面,各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动因有着明显的差异。第四部分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分析比较各国课程国际化路径的异同。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各国课程国际化的路径各具特色,尤其在课程设置上,各国都结合自身实际找到了正确的道路。第五部分研究课程国际化参与主体,参与主体中除传统的国家、高校和师生外,新出现的参与主体包括:教育集团(公司)、媒体(出版)公司、海外分校、网络大学和专业研究组织机构。新的参与主体表明,跨境课程正在成为课程国际化的新形式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六部分通过对美、澳、加、英四国课程国际化的比较分析,探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对我国的启示。课程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既要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又不能全盘照搬照抄,要结合我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具体地说,在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自身文化认同、创新课程设置、重视课程评价、完善学分互换、促进人才双向流动、避免课程同质化。本文希望通过对发达国家课程国际化的比较研究,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关注,寻找适合我国课程国际化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