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全粉细胞抗破损及其浓浆食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m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其全粉为食品工业提供了一种重要工业原料,它的开发不但解决了甘薯不耐贮藏和远距离运输问题,更有效的带动了加工增值,加强甘薯全粉及其食品研究,对于促进甘薯产业升级和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红心甘薯为原料,采用细胞相对破损率为评价甘薯细胞抵抗机械力及热应力破坏能力的指标,确定甘薯全粉抗破损能力最强时的制备条件;针对甘薯护色中二氧化硫的问题,进一步探讨护色剂亚硫酸钠对甘薯淀粉结构、糊化和凝胶性能的影响;以甘薯全粉为原料,开发甘薯浓浆食品,并对其粘度和稳定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预煮温度、预煮时间、蒸煮时间和干燥温度分别为60℃、10min、15min、60℃时,可制备出细胞抗破损能力强的甘薯全粉;在预煮温度和蒸煮时间下,全粉碘兰值(BVI)与复水率(WAI)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2、特性粘度结果表明:亚硫酸钠浓度、糊化温度及时间对淀粉分子降解有影响。在95℃下,当亚硫酸钠浓度为0.04%时,特性粘度最低,淀粉自由基氧化降解程度最大;在特定高温下,与空白对照相比,亚硫酸钠使淀粉特性粘度降低,降解作用仍存在,但原淀粉与含亚硫酸钠淀粉的特性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水分充足时,糊化温度与时间影响淀粉分子溶出和热降解,从而影响特性粘度,即温度越低,热降解所需时间越长。3、DSC和RVA的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亚硫酸钠的添加量,淀粉的糊化和凝胶特性发生改变,糊化温度升高,糊的热浆粘度稳定、冷浆粘度不稳定,且易于老化,因此可结合实际用途有效控制亚硫酸钠的添加量。4、以氨基酸比值系数(RC)和化学分(CS)为标准,确定浓浆食品中全粉和奶粉的最佳配比为8:2(w/w),所得浓浆食品的蛋白质营养指数(NI)由原粉的3.52提高到6.39;添加剂对甘薯浓浆食品稳定性影响的先后次序为: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蔗糖>单甘酯。
其他文献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应用题不仅是教学中的重要,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其中分数应用题是应用题中的重点之一。又因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小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不能很快地理解
作为交通枢纽,桥梁已经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纽带,对经济的迅速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交通部对桥梁情况的统计,在我国的桥梁中有部分是危桥,并且数目呈增长趋势。如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科学意识和信息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为了提高自身的办公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必须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设计和实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伴高尿酸血症(Hu)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老年EH伴Eu患者先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2次,d,经1wk洗脱期后,随机分为
钢琴课是我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本文以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培养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生、教师和考试方式等方面分析,发现在钢琴教学中,普通存在着重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工潮”席卷而来,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重点难题。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定,不少地区根据农民工的特点纷
目的:探讨医院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10月浙江省缙云县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房的3667份处方,调查分析中药调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
目的:探讨内科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加强内科科学管理,改善内科护理服务,树立人性化的护理观念,观察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患者对住院环境、整体护理质量、护理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通过对兰州市安宁区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既有利于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总结,又可以对西部其它地区的城乡
目的:探讨三阴交穴适宜针刺深度,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腧穴针刺深度的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观察66例在校女大学生三阴交穴最强针感深度的测定,并分析最强针感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