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发展的良好势头,健身俱乐部的规模逐渐扩张,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瑜伽课程以其入门快、老少皆宜等优点,保持着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各个健身俱乐部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有关对我国瑜伽现状的研究不多,尤其是对济南健身俱乐部瑜伽开设的调查文献还是空白。并且自2014年首个国际瑜伽日的确立以来,瑜伽发展上升带新的契机,可以说迎来了关键点,从首个国际瑜伽日到现在,瑜伽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因此,对济南市瑜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有利于像济南这样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二三线城市,提供参考价值,发掘其更广阔的空间,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形成科学的、有效地、系统的发展模式,有利于瑜伽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服务于大众健身者;有利于促进瑜伽教学的革新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瑜伽健身的健康发展;更加有利于了解济南市瑜伽开展情况,其发展趋势,并探索更加合理有效地发展模式,对引导瑜伽在健身俱乐部乃至社会的进一步高效运营和健康发展,具有现实价值和参考依据。本文通过作者的调查和严谨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瑜伽练习者绝大多数为青年女性,且对瑜伽运动认识不足,存在误区。2、瑜伽练习的良好效果和身心变化与练习的时间、频率有密切的联系。3、教练员从事此职业的原因与喜爱程度有着直接关系,也导致了从业时间的长短状况。4、目前济南市健身俱乐部的瑜伽教练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5、管理者对瑜伽运动重视程度不足,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6、瑜伽市场无统一性经营管理制度,无权威性的瑜伽培训机构。瑜伽运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任重道远。提出的建议有:1、建立自上而下的改革机制,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从大环境瑜伽市场入手,再逐级贯彻,从俱乐部管理者、教练员、最后是瑜伽练习者。2、建立统一的市场认证,选举具有权威性的瑜伽培训班,经过严格的考级制度颁发教练员资格。解决现今瑜伽培训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也使瑜伽教练员的水平得以区分。3、俱乐部内部建立统一管理模式,对授课进度,内容等进行管理监督,以防止教练员没有达到教学任务。4、俱乐部改善瑜伽硬件设施,加大场地、卫生、空气净化、通风、遮光、饮水等方面的条件,让瑜伽练习者们享受更高层次的服务。5、管理者加大对瑜伽运动的重视程度,并且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将管理与体育相结合,目光长远,有长期发展规划。6、大力培养男性瑜伽教练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瑜伽教练员和练习者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7、社会宣传到位,健身俱乐部应传授相关瑜伽知识,从根本上扭转对瑜伽的误区和认识不足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