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现阶段在我国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群众基于维护基本的生存健康权利为目的而进行的集体抗争,二是暗含有政治民主权利认同和争取的环境分配正义集体行动。本文探讨和关注的重点在于前者,这也是目前社会上最常见也最容易引起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文章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评析。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入本文的核心概念和所要运用到的分析理论并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试图把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的现象、发生机制、解决措施等纳入统一的框架中,理顺本文分析的逻辑。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对象,因此对其内涵、特点、类型的分析十分必要。而对前馈控制、整体性治理、风险管理等相关理论的述评则为下文的分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一共论述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分析前馈控制在治理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方面的必要性;二是分析前馈控制在治理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方面的可行性,亦即具体措施的设计。从环境污染问题转化为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风险是关键的中间变量,也是前馈控制机制设计的落脚点。为了弄清楚这两个关键问题,首先通过典型案例的引入对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现状做全面的描述,接下来分析治理困境产生的原因,解困之道就在于建构和完善前馈控制机制。最后引入风险管理理论,试图通过基于风险的全过程动态的管理,构建完善的治理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的前馈控制机制。本文最大的尝试在于把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视作一个从“环境污染”到“群体性事件”逐渐转化的过程,并在其中引入风险的概念,将其作为环境污染转化为群体性事件的中间变量和关键因素。同时,以风险管理为基础,提出构建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前馈控制机制的具体措施,从而完成本文论证分析的全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