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O薄膜高温变形传感器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qjxti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程工业中的设备长期处于高温、高压、强腐蚀性等高参数运行环境中,材料受损破坏风险增加,因此对危险部位进行实时结构健康监测,对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有重要意义。在高温应变测量中,高温应变片法具有简便快捷、对构件无损伤的优点,应用最广。然而,传统高温应变片采用难熔金属制作敏感栅,合金成分调制困难、材料利用率低、灵敏度系数低,高昂的成本也限制了它的普及应用。以ITO材料为代表的半导体薄膜在受应力时,因载流子分布和迁移率的变化会产生电阻率的巨大改变。测量应变灵敏度系数高、稳定性好,被视为有良好前景的高温应变材料。本文确定了ITO(氧化铟锡)薄膜高温变形传感器的制作工艺,考察其各项性能,并予以优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采用磁控溅射制备ITO传感薄膜和氧化铝绝缘薄膜。考察了制备参数和后处理工艺对ITO薄膜表面形貌、晶态结构、电阻温度系数和压阻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薄膜灵敏度系数测试方法,获得ITO薄膜在室温到600℃区间的温度灵敏度系数关系。在600℃下薄膜灵敏度系数为7.2,远大于难熔金属的典型值2.0。(2)对ITO薄膜进行测试表征,考察了从室温到600℃温度区间ITO应变薄膜的化学稳定性、载荷稳定性和时间稳定性。发现退火处理对于多晶薄膜颗粒尺寸增大,粗糙度增加;而非晶薄膜则颗粒细化,表面粗糙度减小。获得了不同制备参数和后处理参数制备的ITO薄膜的漂移曲线,并得到了漂移规律,对长时测量的漂移补偿提供参考。另外,研究了不同载荷类型对薄膜寿命和失效模式的影响,提出了ITO薄膜在往复载荷下经历“凹坑”—“孔洞”—“裂纹”失效模式。(3)系统研究了Ag掺杂对ITO薄膜传感性能的影响,发现掺Ag可以降低ITO薄膜的电阻温度系数并改善灵敏度系数。掺入的Ag在膜中均匀分布,可降低方阻并减小膜的表面粗糙度。通过调整Ag含量,可以获得电阻温度系数等于零的薄膜,提高应变灵敏度系数。
其他文献
大卫·诺瓦克,是世界餐饮巨头百胜餐饮集团的CEO,他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后厨的清洁.rn有一天,诺瓦克到总部旗下的餐饮公司检查.来到后厨,看到职员们都在忙,厨房里也很干
期刊
芬兰是一个有着极昼极夜的国家,夏季温和短暂,冬季严寒漫长,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加上那里人少资源多,很多家庭有农场有山林,所以人们进入冬季后经常需要自己伐木劈
期刊
切线泵以其独特的性能已被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对于低比转速高扬程切线泵,由于其较高的转速和特殊的结构,使其进口容易发生汽蚀,传统方法设计的诱导轮在低比转速高扬程小流量情况下对于汽蚀性能的改善几乎无效果。本文研究应用进口引射装置来改善切线泵进口汽蚀性能。首先,根据引射理论和切线泵基本理论获得了带引射装置切线泵的设计方法,设计了转速和扬程相近,流量分别为2.5m3/h和5.5m3/h的切线泵。然后,选择
古埃及的艺术作品,例如雕塑、浮雕、工艺品等,历经岁月的打磨,至今仍然光彩依旧,魅力无穷。  大约在300万年前,人类已出现在地球上。一般认为,人类的历史始于180万年前,从距今180万年到1万年的漫长时期,属于旧石器时代。根据其发展状况,旧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人类早期的造物活动与艺术设计的萌芽,也大致经过了这样三个阶段。在这漫长的时期中,人类的生产工具还是极其粗糙的石器,除了采集和猎获
期刊
古希腊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两方后世的科技、哲学、文学、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古希腊时期所奠定的基础.就像恩格斯所说的:“没有希腊的艺术与科学,没有奴隶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