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5G超密集网络基站协同节能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mxhcxp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网络中终端设备呈现爆炸式增长,传统的网络架构将难以满足海量连接对系统容量和数据速率的需求。而超密集网络被认为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创新型手段。大规模地部署低功耗小基站节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问题也随之显现,即使在低负载时间段,所有节点也都是以最大功率工作,因此在有效解决系统容量和覆盖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能耗问题。在此背景下,能够保证一定服务质量的网络节能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针对面向5G的超密集网络(UDN:UltraDenseNetwork)节能技术展开研究。在通信网络中,由于用户在时域和空域上波动很大,所以在低负载时间段就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而基站休眠技术可以灵活地使低负载小基站休眠,有效地解决能效问题。以保证用户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并通过减少活跃基站的数目来提升网络能效为目标,本文分析了基站休眠方案中分布式算法和集中式算法的原理和性能,在此基础上针对集中式休眠算法随着基站规模的增大其复杂度过高而难以计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集中式动态分簇休眠策略。该算法(1)首先在时域上运用多目标的均衡优化算法对时间段进行划分,综合考虑系统能效和算法复杂度来确定分簇决策时间点,每个时间段上保持同一种分簇方式不变。(2)随后在空域上对基站进行合理的分簇。将基站群转化为有向带权连通图,将分簇过程视为基于利益度的利益森林生成过程,并引入排斥因子使得分簇规模均衡。(3)最后在保证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的服务质量、中断概率等约束条件下,将基站的休眠问题转化为一个0-1整数规划问题,在每个簇中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休眠组合的求解。本文分析了完全信息模型下基站的休眠策略,通过MATLAB仿真平台对提出的基于遗传算法的集中式分簇休眠方案在网络能量效率和复杂度方面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站休眠方案在保证网络通信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提高网络的能量效率,具备较好的节能效果。与仅采用遗传算法和快速穷举法相比,本文设计的休眠算法能够极大地降低算法计算的复杂度,并且性能衰减可以忽略不计,整体的休眠部署更加合理。
其他文献
任意波形发生器作为测试测量设备的一种重要仪器,在航空航天的测量与控制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市场成熟任意波形发生器产品多为国外产品或者国内厂商基于国外FPGA和
通过增加氯酸盐分解装置,降低了淡盐水中氯酸盐的含量,保证了烧碱产品质量及系统的稳定运行。
航天企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有技术规模大、复杂程度高、高质量、高可靠性、系统性强、协作面广、研制周期长等特点,会产生大量专业性强、准确性高、符合规范标准的技术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80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2周后评估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情况。结果本组患儿的平均
针对LVDS高速链路传输过程中出现的误码及传输距离较短问题,分别从硬件和逻辑编码方面提出各自优化方案。硬件方面在LVDS发送端增加高速驱动器,接收端增加自适应线缆均衡器,
近年来许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活动迅速积累商誉而产生了巨大的资产减值风险,本文从实际案例出发,从商誉的本质、定义、构成和后续计量方面,分析商誉陷阱的成因,并给出相应的解
传统民族医药流派纷呈,在人类繁衍进步史上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医学是世界各国生命科技成果的共同产物,二者当前共同维护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当互补长短,长期共存。$$ 传统
报纸
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CCR模型对我国28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进一步分析造成黑龙江省技术创新效率非DEA有效的原因,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