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林分生长枝条躲让效应计算机模拟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engyq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落叶松是华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具有速生、丰产、材质好等特点。但在其生长规律的研究中,由于周期较长,林木形态结构复杂,环境条件难以控制,表现为显著的区域性和时空变异性,使得难以综合考虑其多因子互作、预测其生长趋势、量化管理措施。本文以华北落叶松生理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基于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实测单木形态基本数据,采用遗传规划算法,建立了落叶松胸径和树高理论生长方程,采用层次包围盒方法沿坐标轴包围盒检测碰撞原理,进行了落叶松枝条碰撞检测,给出了落叶松枝条躲让效应的算法及其伪代码,编程实现了枝条躲让效应的动态模拟,并以两根起点在同一水平但不同生长速率的枝条碰撞为例,验证了枝条躲让的运动过程。在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模型中增加了立地指数和植林密度因素,采用遗传规划进行数据拟合。遗传规划不依赖问题域,无需对输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可避免过早地陷入局部最优群体现象,不依赖梯度信息,使得收敛速率加快,模型表达简单、精度高、适用范围广。落叶松植林密度是影响森林生长量和林木质量的重要因素,林分过密会影响林木径生长,争夺阳光养份会造成偏冠,同时树冠下部枝条由于通风透光不良易慢慢死亡,在木材上形成大的节疤;林分过稀会使树木削度大,影响出材量和公顷蓄积量,造成林地浪费。本文将树枝的躲让效应分为碰撞检测和实体移动两部分,对枝条碰撞检测算法采用层次包围盒法,可尽可能减少基本几何元素对的数目。结果认为落叶松枝条碰撞后自然向上偏移极小角度形成躲让效应,从而得到落叶松枝条躲让效应的算法及其伪代码。文中分析了树干、枝、叶、叶丛及球果等拓扑结构并给出了华北落叶松形态结构参数表。采用L-系统进行可视化编程,选用基于图改写的软件实现工具L-studio作为实现工具,编写了枝条躲让效应的动态模拟软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林业正在崛起,用数字化技术重塑现代林业,将从根本上改变林业传统落后的面貌,有力地推动林业增长方式转变和林业生产与林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对大力发展林业,解决我国木材日趋尖锐的供需矛盾以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如何应用编码技术提升有线和无线网络的网络容量,涉及的编码技术包括网络编码和基于译码前传的协作传输。网络编码和协作传输,是两项新型的网络传输技术,其设计的初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漏洞和病毒所造成的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关注。通过漏洞检测技术及时发现漏洞并利用补丁程序进行修复,是实现网络安全的重要技术之一。另一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蒙古文远程教育平台对提高蒙古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育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阶段,新的通讯技术为传递最新的教学信息与知识提供了更多地途径,为网络资源的建
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中,跨域认证大都采用基于Kerberos、PKI、IBC等的认证方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案之一是基于对称密码体制的Kerberos域内及域间认证模式。Kerberos协议是一种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高效优化技术和智能计算技术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并用于求解各种工程问题优化解的应用技术,在诸多工程领域得到普遍的应用。鉴于实际
近年来,对于事件的研究一直以来深受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其中,从海量文本中进行事件抽取,从而获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和数据是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事件抽取是信息抽取的重
企业应用集成EAI将企业遗留和新建的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工作流管理是整合这些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工作流管理技术在企业应用集成EAI中将不同系统组织协调起来形成协作的工作
随着电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庞大,而且网络的种类和需求也越来越多,并且网络都伴随着大量的数据,需要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来存放数据,由于关系型数据模型和面向对
所谓信息推送(PUSH)技术服务,是相对于传统的第二代浏览器核心技术服务而言的。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是用户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信息拉取(PULL)服务是在“拉”的技术作用下“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