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信用保险法律问题探析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mzl521fn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愈发的融入世界经济。据统计,我国2002年出口贸易额为325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四位;2003年全年我国的出口总额更是达到4383.7亿美元。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要清醒地意识到,现实中的我们还需要面临诸多的困难,机遇与挑战并存。特别是我国已成功加入了WTO,国民经济与对外经贸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有些延用至今的鼓励出口的政策体系和措施办法,必须进行调整,以期建立一套完全符合WTO规则并与国际贸易惯例接轨的鼓励出口的政策体系。作为旨在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对外出口,促进海外投资,从而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官方支持下的出口信用保险体系,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重视。 出口信用保险始于1919年,英国出口信贷担保局的成立,标志着官方支持下的出口信用制度的诞生。纵观全球,无论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相继建立了出口信用制度,利用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信贷担保等政策性金融措施,促进本国产品出口,扩大对国际市场的占领。时至今日,出口信用制度已发展成为一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广泛推崇的一种通行做法和国际惯例。 相对于国际出口信用的发展历史,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立的较晚,1989年才由国务院委托当时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正式办理。尽管经历了15年的发展历程,但就业务发展规模与速度而言,还无法满足我国外经贸的发展需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03年承保额与出口总额的比例仅有1.25%,不仅低于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即使同世界平均水平12%的比例相比较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我国出口信用制度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业务特点与作用、同国外出口信用机构经营模式与业务安排的比较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一些我本人的看法与建议,以期能对将来的我国出口信用法律制度的构建起到一点有益的作用。
其他文献
笔者在(建筑学报2001.8)中试图论证:中国最有现实意义的建筑传统是在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中创造了持续几千年高度发展文明.今天我们正在从事大规模现代化建设,
THC问题是当前国际航运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中国,自2002年班轮公司向中国货主收取THC以来,船货双方在是否应收取THC,如何收取THC等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双方的矛盾沖突也越来
学位
信托源于英国衡平法,是英美法系特有产物。随后大陆法系国家,如日本、韩国等意识到了信托独特魅力,先后引进并建构了“本土化”的信托制度,以期服务于本国经济建设。我国在经过几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上市公司的收购活动日趋频繁。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上市公司收购能够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有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先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