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言律诗,形式整饬,长短适度,虽定型最晚,但发展很快。从古至今,有许多诗人努力尝试创作此体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中唐诗人刘禹锡便是其中之一。他在七言律诗的创作上不断探索实践,其现存诗集中共有七言律诗181首。这不但超过了初盛唐(包括杜甫在内)任何一位诗人现存七律的数量,而且也超过了他自己诗集中其它诗歌体裁的数量。由此可见,刘禹锡对于七言律诗这种诗歌体裁给予了相当关注与重视。刘禹锡的七律从晚唐以来一直受到一些评论家的重视,其中有些诗评家甚至把刘禹锡的七律推至到与李商隐、乃至杜甫相提并论的高度。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他七律豪放健劲、沉雄从容的风格征服了后人。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其对前人的继承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都是分不开的。本文正是把刘禹锡七律的题材内容、风格特征作为重点,结合诗人的经历与个性,把他的七律放入七言律诗前后发展的历史中,从多方面展开研究,以便对刘禹锡七律的地位重新作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对刘禹锡的七律加以研究考察。第一部分,对刘禹锡以前的七律的产生发展情况加以梳理,主要从体式、题材、风格这几方面对初盛唐七律的演进加以考察,为刘禹锡七律的研究铺平道路。第二部分,对刘禹锡的七律进行分题材研究,旨在把同一题材下的不同七律与诗人的经历、个性结合在一起研究,从而挖掘出其七言律诗风格特征形成的原因。这部分的考察分五个题材展开,即咏物、怀古、送别、酬唱及其它。第三部分,在第一二部分的基础上,总结刘禹锡七律的艺术特色,对其骨力豪劲、沉著从容、简练明快等风格特征进行重点具体的分析。第四部分,介绍刘禹锡七律的接受史,其中包括后代对其七律的评价、选录等接受状况和刘禹锡七律对前人诗歌的接受及给后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