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许多地区在推进新课程中非常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交流,突出学生主动探索、合作的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于是,互动教学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独特风景线。本文阐述了研究缘起、目的、意义后,从一则调查报告和一组数据分析入手阐述当今中学数学课堂仍存在的不尽人意的现象。一方面应试教育下片面重视智力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重视教师讲解忽视学生独特见解,重视教法实施,忽视学法指导;另一方面新课标下有时又片面重视气氛活跃忽视思维引导,重视尊重赏识忽视问题意识培养,重视拓展运用轻视基础训练……很多数学课堂出现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特别是在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性的把握上。不管哪种情况都是学生在教师主导下被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从本质上看都是缺少有一定思维含量的交流与对话,课堂互动停留在浅层次上。经一学年的实践,实验班成绩提高人数占比84%,明显高于对照班的68%;同时实验班总体均分的提高也明显高于对照班。从学生参与的广度、思维的深度、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这四个角度看,中学数学课堂互动应该是学生广泛地参与,而且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思维等方面都主动积极参与了课堂对话,思维灵活,敢于质疑和创新,情感交流充分,师生共创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师生常常互相质疑启发,共建知识家园。中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实质是在课堂实现生命的沟通与交往,因此遵循主体性、民主平等、自主探究及预设与生成原则。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保持心灵自由是前提;沟通情感,触发思维,实现情思共鸣是核心;张扬个性、激发灵性,达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是最终目的。实施中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可以从以下方法途径展开:创建融洽开放的课堂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能唤起兴趣、富有思维价值的内容设计;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手段,激发学生情思共鸣和多种心理活动的参与;给予每一位学生积极期望和合理评价,点燃学生学习兴趣。在这些理念和方法的引导下,力求使课堂互动处于自动化的状态,形成中学数学课堂互动的一些教学模式。我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观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同,提出问题探究、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这三种基本的中学数学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供大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