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地利用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SP)是在土地利用优化(Land-use allocation )研究的基础上,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应的土地空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SP)是在土地利用优化(Land-use allocation )研究的基础上,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应的土地空间布局模式。大安市位于我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是三河(嫩江、洮儿河、霍林河)流经之地,地势相对平坦、地貌类型相对单调,气候特征是大气降水少且多以暴雨的形式输入,蒸发大于降水,生态环境较为敏感。在以往人类不尽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脆弱生态本底的共振下,影响土地利用不安全的生态风险:洪水、内涝、土地沙化、碱化和退化时有发生,严重干扰到大安市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和生态安全。本文在综合分析大安市生态风险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水是影响大安市生态安全的关键因子。为构建大安市土地利用的安全格局,以2008年大安市土地利用数据和气象数据为基础资料,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测定,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与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大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和生态风险的对偶关系,根据两者的拟合程度将大安市划分为三个土地区:洮儿河流域区、嫩江流域区和霍林河流域区。根据各区目前土地利用现状和主要生态风险,计算不同用地方式(林地、园地、旱田、水田、草地等)的生态需水量和区内水的供给总量,以水供给的相对平衡和安全用水确定各区土地利用模式,并制定相应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和管理措施,构建相对安全的土地利用模式。
其他文献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新时期为解决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所提出的宏观经济社会决策。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与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我
汶川地震后,灾区地表地貌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由此而导致地震灾区的土地覆被、利用及其格局发生改变。土地利用变化是土地研究的重要方面,是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生态安全、粮食
“三农”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总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三农”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生态屏障用地布局研究是刚兴起的研究课题,相关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区域生态屏障用地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改善生态条件,提高综合发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巴彦淖尔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实施以来,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对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系统评价,全面
对敦煌石窟艺术的探究,不仅要立足于艺术形态对其进行分析,还要从实用艺术的角度进行探讨,从而使古老的敦煌艺术与现代设计应用实践密切结合。对敦煌设计艺术美学的探讨,主要
治疗组用中药舒解散内服结合自制药膏穴位贴敷治疗抑郁症 ,对照组用百忧解内服 ;结果两组治疗后SDS评分比较 ,有显著差异性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12%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 07
在当今中国社会结构整体转型的背景条件下,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量社会问题随之出现,其中农村老人的社会保障就是当前影响广泛、亟待研究解决的
本文是在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结合自己亲身参与辽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实践经历,对处于经济加速发展时期的辽阳市耕地和基本农
“城中村”特指我国城市中广泛存在的“都市中的村庄”这一社会现象。随着“城中村”诸如土地利用低效、土地收益分配不公、生活环境恶劣等消极作用的显现,改造“城中村”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