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的生态损益和补偿机制探讨——以湖北省安陆市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理是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改变的一种手段,对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会产生影响,也肯定会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对生态环境脆弱性产生影响,本文从土地利用类型的角度,分析土地整理的生态损益情况。文章系统综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相关理论知识。围绕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以湖北省安陆市棠棣镇土地整理项目作为典型案例,选取相应的指标,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理论,估算由于土地整理活动而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益,进而尝试对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为土地整理的决策提供定量依据,有助于实现土地整理的可持续目标。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为土地整理的定义、性质以及内容。土地整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也就是为了提高土地的产出,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人类的生活,增强国家的农业实力,所进行的一系列对土地的改革措施。 第三部分为生态安全,分析了生态安全的内涵及其评价以及生态安全评价建模。健康的生态系统是拥有良好功能的系统,在受到部分影响和破坏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稳定的结构功能,能够有效地缓解这种影响带来的破坏,维持其原有的稳定性和状况。指出生态安全的涵义是: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的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 第四部分为土地整理与生态安全。从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安全、土地整理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等角度分析土地整理与生态安全的关系。从水土流失、土地“三化”、耕地面积下降、土地破坏、土地浪费等方面阐述了土地整理方面的生态安全问题。 第五部分为生态服务价值。包括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概述、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的意义和程序。根据肖玉、谢高地等人研究成果,通过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得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计算公式。 第六部分为实例分析。介绍项目区概况,利用地类结构调整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及其变化,再通过数据计算,得出项目区土地整理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情况,从而估量土地整理的生态损益情况。 第七部分为补偿机制探讨。通过分析总结,做出补偿机制探讨,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第八部分为结论。
其他文献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但是,世界范围内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湿地面积大量丧失,生物多样性快速下降。这种现象已经广泛引起各
水影响气候,改变地貌,水又孕育着生命。水在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在,海洋里的水覆盖了地球约71%的面积,陆地上的水以冰川、江河湖泊的形式,又覆盖了陆地表面约15%的面积。从身体到工农业生产生活,水渗透我们的方方面面,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离不开水。近几十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同时由于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而使水资源紧缺与水体污染日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