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点轴网理论的区域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3287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央政府提出了统筹城乡、城乡一体的战略部署,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由此,切实解决城乡二元制结构造成的城乡旅游二元制结构问题,实现城乡旅游一体化,统筹发展,旅游界志士仁人重任在肩,责无旁贷。然而,当前关于城乡旅游一体化的理论研究甚少,大部分学者甚至把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完全孤立起来,认为两者恰似楚河汉界、泾渭分明,没有任何交集。为此,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发展原理,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指出了城乡旅游互动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实现城乡旅游互动开发的点轴网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在分析厦门城乡旅游互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厦门城乡旅游互动的开发战略,制定了确保战略实施的相关策略。全文结构如下: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思路,提出本文的中心论题。第二章对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对所涉及到的理论进行梳理,然后对区域旅游互动开发模式、区域城乡旅游互动开发模式进行文献综述后,对区域城乡旅游互动开发模式的研究进行展望。第三章从潜力因素、经济因素和支撑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城乡旅游的互动基础和驱动机制。第四章首次从经营模式和利益分配两方面对区域城乡旅游互动的典型开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再根据城乡旅游一体化实施的条件和旅游业发展的自身特点,阐明了点轴网模式存在的原因与意义;第五章根据点轴网理论确定了城乡旅游各自的旅游中心点,建立起了旅游主轴线,布设旅游网络,从而构建点轴网模式。第六章以厦门为例对厦门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互动开发模式进行实例分析,并有针对性提出了相关策略,以期对厦门城乡旅游互动的具体实施起到促进作用。第七章总结出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指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的研究,不仅为城乡旅游互动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而且也为构建城乡旅游互动开发模式提供经验借鉴,借此抛砖引玉,推动我国城乡旅游互动开发的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当代企业越来越依赖于富有创造性并能够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团队,因为高效团队能够帮助团队应对不断增长的环境压力,实现稀缺资源共享与跨部门合作,通过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2%提高
基于陕北地区1990、200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法、格网法、探索性空间数据法(ESDA),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空间分布和演化规律,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ESV的影响。结果表明:(1)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效果显著,工程实施后共有297066.15 hm~2耕地转化为林地和草地,林草覆盖率由57.33%增长至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