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从中医辨证及临床相关因素,分析2型糖尿病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性,全身疾病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调查研究,提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电子病历,其包含基本资料、中医辨证、临床相关因素,有明确的眼底检查资料。将中医辨证归纳成证素,比较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各组患者与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Non 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患者在中医证素及临床相关因素上的差异性,对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不同证素之间的差异性的分析。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用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尿微量蛋白,及2型糖尿病所伴的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应用SPSS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2型糖尿病患者病历590例,男342例(58%),女248例(42%)。其中NDR患者有304例,占51%,DR患者286例,占49%,Ⅰ期DR患者162例,占27%,Ⅱ期DR患者64例,占11%,Ⅲ期DR患者48例,占8%,Ⅳ期DR患者12例,占3%。2.中医证素:NDR组304例中医各证素频次分布高低依次分别是:气虚、阴虚、血瘀、湿滞、热盛、阳虚、气滞;I期DR组162中医各证素频次分布高低依次分别是:气虚、阴虚、血瘀、湿滞、热盛、阳虚、气滞;Ⅱ期DR组64例中医各证素频次分布高低依次分别是:气虚、阴虚、血瘀、湿滞、热盛、阳虚、气滞;Ⅲ期DR组74例中医各证素频次分布高低依次分别是:气虚、阴虚、血瘀、湿滞、热盛、阳虚、气滞;Ⅳ期DR组12例中医各证素频次分布高低依次分别是:阴虚、气虚、血瘀、热盛、阳虚、湿滞、气滞。进行统计学分析血瘀与阳虚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临床相关因素:血压,血尿酸,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24h尿蛋白定量、尿肾功四项、内生肌酐清除率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疾病,从本研究中探索到的基础因素,如年龄、病程、用药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具有相关性,可指导患者加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检查时机。从临床相关资料中探索到因素,如血压、尿酸、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血瘀证与阳虚证,为临床上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实施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