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社会矛盾凸显,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对农村地区的建设发展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农村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手段。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研究是全面分析发展状态,制定可持续发展各阶段目标所必须进行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客观分析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状态和发展潜力,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在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发展状态,立足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从资源、环境、经济三个方面,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源利用潜力、环境保护潜力和经济发展潜力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度,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并对陕西省陕南、陕北、关中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状况进行介绍,结合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从生态补偿的角度建立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碳足迹模型,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发展状态进行分析。2.通过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源利用现状,在对比传统资源利用模式和可持续资源利用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模式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潜力,并以资源生产率为指标结合MIPS的计算方法对农村基础设施资源利用潜力进行测度。3.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现状,提出可以从材料、技术以及管理手段三个方面发掘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环境保护潜力。在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全寿命周期能耗进行分析测算的基础上,从节能和减排两个方面,以万元产值能耗为指标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环境保护潜力进行测度。4.从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经济属性出发分析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经济效果,综合考虑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研究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效益。采用计量经济学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效益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并以投资效率为指标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经济发展潜力进行测度。5.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文献和咨询专家,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构建了农村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可拓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农村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模型,为全面测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提供科学依据。6.对陕西某村道路工程项目的资源利用潜力、环境保护潜力和经济发展潜力进行测度,应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该实例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很好地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相关理论及模型的有效性,可以做为类似项目建设及评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