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血管紧张素(1-7)[Ang-(l-7)]/Mas受体轴、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氯沙坦对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及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应用氯沙坦治疗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及肺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5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百草枯中毒组(PQ组)及氯沙坦干预组(L组),每组18只;每组再按3d、7d、21d时间点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PQ组及L组一次性腹腔内注射百草枯溶液(18mg/kg),N组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替代,L组于造模后半小时开始每日同一时间给予氯沙坦溶液(10mg/kg)灌胃,PQ组及N组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灌胃。于腹腔注射百草枯溶液后第3d、7d、21d处死各亚组大鼠,第3d及21d亚组于处死前麻醉大鼠行肺部Micro CT影像学检查;记录各时间点大鼠处死前的体重,各亚组大鼠放血处死后取出肺组织用滤纸吸干称重,计算肺系数了解肺水肿情况;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采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TGF-β1、AngII及Ang-(l-7)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ACE2、Mas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1)肺部影像学改变:大鼠俯卧位Micro CT显示N组大鼠双肺纹理清晰、未见异常密度影。PQ组大鼠中毒后第3d部份肺纹理模糊,可见部份区域肺呈斑片状密度增高影,第21d肺斑片状高密度影范围扩大,可见肺纤维化及蜂窝样改变。L组大鼠第3d及第21d上述表现较PQ组减轻。(2)病理学改变:PQ组在第3d主要表现为肺泡炎症改变,第7d肺泡炎症表现减轻,部分区域出现轻度肺纤维化表现,第21d肺泡炎程度明显减轻,主要表现为肺纤维化形成。L组肺泡炎症及肺纤维化程度较同时间点PQ组程度减轻。N组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等病理改变。第3d、7d PQ组及L组肺泡炎程度分级积分均高于N组,L组肺泡炎程度积分低于PQ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7d及21d PQ组及L组肺纤维化程度分级积分均高于N组,L组肺纤维化程度分级积分低于PQ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同时间点PQ组及L组肺系数较N组明显增高,L组肺系数明显低于PQ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各时间点PQ组及L组肺组织匀浆中TGF-β1及Ang II含量较N组明显增高,L组肺组织匀浆中TGF-β1及AngII含量较PQ组减低,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PQ组及L组第3d肺组织匀浆中Ang-(l-7)的含量较N组下降,第7d及21d肺组织匀浆中Ang-(l-7)的含量较N组明显增高,各时间点L组肺组织匀浆中Ang-(l-7)的含量均高于P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与N组比较,第3d及第7d PQ组和L组肺组织中ACE2、Mas受体蛋白的相对表达量(OD值)降低,第21d表达增高,各时间点L组肺组织中ACE2、Mas受体蛋白的表达量较PQ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百草枯中毒可导致急性肺损伤,并逐渐发展为肺纤维化。(2)氯沙坦具有抗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及肺纤维化的作用。(3)氯沙坦可能是通过抑制RAS轴并上调ACE2/Ang-(l-7)/Mas受体轴的表达,使致纤维化因子TGF-β1表达降低,发挥其抑制肺纤维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