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与两淮盐务改革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aod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税作为清政府税收主要来源之一,其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到了清朝后期,盐业制度出现了问题,特别是作为盐税的主要来源的两淮盐税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商人纷纷破产,盐引的大量积压,盐课难收,这严重地威胁了清政府的统治,为了解决这一局面,清政府采取种种措施进行自救,盐业制度的改革也就应运而生。很多人对于林则徐的了解都是局限在虎门销烟,而林则徐做过湖广总督,其在河工、漕运、盐务等方面都做出着杰出的成就。本文就林则徐参与两淮盐务改革的实践活动进行阐述,从而得出林则徐的治盐思想,并对其治盐思想的来源进行追溯,了解林则徐的另一面。第一章阐述的是两淮盐务改革的背景,其中包括对清朝盐业制度以及其存在的缺陷进行描述,从而说明两淮盐务改革的必要性和急迫性。第二章的内容为林则徐参与的两淮盐务改革的活动,其中包括林则徐与淮北票盐改革和林则徐在湖广地区的疏销官引的改革。第三章内容是林则徐的两淮盐务改革的思想。通过对林则徐与陶澍、魏源等人的关系的阐述,来表述他们对林则徐治盐思想的影响。最后一章,是对林则徐在两淮盐务改革中取得的成绩进行阐述,一方面对其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的赞扬,另一方面对其改革的不足之处予以指出。
其他文献
制度移植是后发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制度构建的一种重要途径。 19世纪末,内忧外患之下的晚清政府开始大量移植西方的先进经济政治制度,专利制度随即被引入。 然而,移植过
文章以节约型校园建设和青年人才培养展开调研,一方面了解大学生节约意识和行为,另一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效推动节约型校园的建
士风是指士人的风气。乾隆时期是清代士人的风气发生嬗变的时期。文章所研究的乾隆时期士风嬗变包括奢靡之风、狎优蓄童之风、重财好利之风、归隐之风等类型。士风嬗变表现为
二十世纪上半叶,是西方的历史哲学屡遭批判并发生研究转向的时期。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动荡的国际和社会局势使历史学家对于人类历史的理解和分析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德国的哲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整合,已成为当前学界的一大趋势。历史学研究的领域、方法和理论运用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文本解读作为解构的一种手段,也为史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