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解决传统管道建设模式的诸多弊端。我国在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过程中引入PPP模式不仅可以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也可以通过引入专业的管理团队,使地下综合管廊能够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营。但我国政府部门在参与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过程中,相关法规政策尚未完善,项目相关经验相对较少,且项目周期长、投资大,政府面临的风险因素较为复杂,风险管控机制尚不健全,风险管控水平有待提高。本文以政府在参与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为研究对象,选取18个典型项目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在指标选取原则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建立了项目的政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实证研究对象的政府风险进行评价,在研究视角、风险识别方法与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对地下综合管廊和PPP模式进行梳理总结,选定本文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框架。其次,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和政府风险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公共物品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政府职能理论为支撑,提出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政府风险的内涵及研究对象。再次,利用扎根理论识别政府在参与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筛选出了政策法律、经济、项目、公共和不可抗力五个方面的风险指标并构建了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政府风险评价体系。通过对18个典型项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项目综合风险评价关联度等级以及项目的政府风险因素的重要度排序,评价结果显示,项目风险对政府部门的影响相对最大,政府部门在参与项目过程中面临的项目风险也相对最多,公共风险对政府部门的影响最小,政府部门面临的公共风险也相对最少。最后,根据实证评价结果,从政策法律、经济、项目、公共、不可抗力五个方面的提出了具体的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政府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