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职业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以温岭职业中专为例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化”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乃至个人的第一竞争力,企业的职业人要有自己的职业化品牌发展之道,才能应对变革与发展,这给职业学校带来了一种使命感;另外,职业教育是最贴近经济建设的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很多学校对职业教育的职业化已形成一种共识。  本课题组针对调研中反映出的部分教师存在“普高化”现象,学生缺乏正确的职业观、学习观,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以及本校近几年急剧扩张的办学规模等问题,依据实践性学习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采用行动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致力于中职学校“职业化”建设:把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职业要求纳入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从职业化形象、职业化活动、职业化师资、职业化评价四方面进行积极性地探索。初步形成“创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育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共识;研发了职业化德育活动、教学活动、竞赛活动的实施策略与模式,构建了融企业元素的职业化培师范式、学生评价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化程度,让学生具有符合企业与职场需要的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规范、职业技能,促进学生成功就业,提升了职校的办学品位。  今后将进一步改善设施设备,在产学研、就业培训、主干课程方面作更深入的探究。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显现,师范生作为教师的后备人才,其综合素质的水平和能力是衡量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近年来教育界所关注的热点话题。研究
21世纪已经成为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大量信息中迅速获取和累积知识、有效汲取他人研究成果,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第二语言的阅读更是增长知识、扩
介绍了一种能在试验室中对低温压力传感器进行校准的装置系统,该装置采用液氮为冷源的制冷方式,提供了温度79~150K连续可调,控温精度不大于±2K的校准环境。对该校准装置的系
本研究把心理模型视为领域知识与问题解决策略互动的中介,从心理模型的视角切入试图探究领域知识、心理模型与问题解决策略迁移的相关性,并力图为促进问题解决策略的迁移提供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照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大连交通大学2004级两个排球选项班进行15周教学实验,借鉴系统论、信息论、讯息处理学理论,来研究探讨反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