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粉的直接反应成型及在丁苯橡胶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aost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废旧轮胎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亟待解决,如何环保高效地回收废旧轮胎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胶粉的生产过程基本不产生二次污染,可使废旧轮胎的循环利用率接近100%,已成为废旧轮胎再利用的主导方向。然而胶粉具有致密的三维网络结构以及惰性的表面,使其实际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利用氮氧自由基对胶粉进行改性,通过直接反应成型得到可重复加工的全胶粉弹性体材料,以及在丁苯橡胶中大量填充使用,实现了废旧橡胶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有助于解决我国橡胶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通过胶粉与含有双官能度氮氧自由基的改性剂DTEMPO直接反应成型得到可重复加工的弹性体材料。通过交联密度、溶胶分数测定以及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自旋共振(EPR)等测试分析胶粉的反应成型机理,最后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并通过拉伸实验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DTEMPO上的氮氧自由基能够捕捉胶粉在机械剪切过程中产生的硫自由基,对胶粉起到一定的脱硫作用,另外部分氮氧自由基会附着在胶粉表面,热压过程中可与橡胶分子链反应并在胶粉界面间形成热可逆的烷氧基胺交联结构,得到性能优良的全胶粉弹性体材料。DTEMPO添加量为3 phr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可达到12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290%,重复加工两次之后材料的力学性能恢复效率高于80%。随后,全胶粉弹性体在高温和弱剪切力的作用下能够重新破碎得到改性胶粉,在丁苯橡胶(SBR)中填充后会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产生积极影响。首先利用粒径分析、SEM、XPS、EPR等测试对改性胶粉进行表征,进一步通过无转子硫化仪分析改性胶粉对SBR硫化特性的影响,并结合Payne效应、Mullins效应和Mooney-Rivlin模型探究改性胶粉与SBR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改性胶粉的表面更加粗糙,且含有氮氧自由基等活性基团,与SBR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增强,相较于未改性胶粉,改性胶粉在SBR基体中的分散性更好,Payne和Mullins效应得到改善。SBR基体中填充80 phr改性胶粉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仍可达到19 MPa,断裂伸长率为460%,力学性能优于30 phr未改性胶粉填充的SBR复合材料。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线监测复合绝缘子脆断的新方法,设计并制作了10k V与110k V两种电压等级的光纤复合绝缘子,建立了光纤复合绝缘子温度和拉力标定试验系统与复合绝缘子应力腐蚀试验系统,找到了光栅温度与拉力系数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轴截面裂纹的光栅波长偏移识别力学模型,找出了评估复合绝缘子脆断过程的预警阈值,实现了对复合绝缘子完整脆断过程的在线监测。首先,阐述了光纤光栅温度与应力检测原理,设计了10 k
基质囊泡(MVs)是骨矿物初始形核长大的场所,MVs膜转运蛋白调控矿化离子内流,p H值、矿化离子过饱和度、有机基质等因素参与调控磷灰石形核、生长和聚集等过程。但MVs内骨矿物磷酸钙矿化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离子霉素是一种具备Ca2+选择性转运的离子载体,以离子霉素修饰巨型囊泡(GUVs),不仅能模拟MVs矿化环境对磷酸钙的成核生长进行定域调控,而且还可以模拟MVs内Ca2+跨膜转
圆凹坑表面织构在摩擦领域应用广泛,如何进一步提升其减摩耐磨性能,是目前摩擦学领域面临的难题。球凸织构具有优异的动压效应,若利用球凸在圆凹坑内产生二次动压,则可进一步提升圆凹坑表面织构的摩擦学性能。因此,本文创新提出一种圆凹坑-球凸复合的表面织构,构建流体动压润滑模型,研究激光铣削加工工艺,开展富油和乏油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测试和机理分析,具体如下:对复合织构的几何尺寸和分布进行设计,为与圆凹坑织构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CO2排放量日益增加,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化学物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还可以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电化学还原CO2由于其条件可控、电解液可循环利用、操作简单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有效还原CO2的方法。CO2电化学还原的产物多种多样,其中甲酸(HCOOH),是基础有机化学品的重要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印染、食品添加剂
白蕉鲈鱼是珠海市的地理标志产品,常被用于生鲜直销或被加工为鱼丸或鱼肠等预制水产品。除了鱼肉被直接使用之外,大量的鱼骨架由于利用价值低被直接丢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实现鱼骨架的综合利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既可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同时也可实现鱼骨架的高值化利用。因此,本论文以白蕉鲈鱼骨架为研究对象,利用湿法超微粉碎技术和微生物发酵技术,使鱼骨架中结合的无机钙转化为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游离钙
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及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城市中的工业相继外迁而留下了大量废弃的工业区,为解决城市更新中土地资源紧缺问题,人们就此展开了对既有城市工业区改造再利用的研究与实践。但由于早期欠缺对环境舒适性以及节能减排的考虑,部分存量空间并未真正实现有效再利用,甚至面临再次改造的窘境。将既有城市工业区改造与绿色建筑理念相结合,是破解旧工业区改造问题的新思路。被动式设计作为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途经,强调的是从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系统也逐渐向大容量、多能源、广范围的方向发展。传统的仅考虑发电侧资源的电力调度方式可能会造成可再生能源无法被合理消纳、系统需要不断扩容等问题,系统调度与运行与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加。智能电网的发展使得需求侧成为不可或缺的互动资源,将需求响应加入到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并考虑其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全新挑战。此外,不确定需求响应
高分子水凝胶类似于细胞外基质(ECM),在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领域应用广泛。水凝胶内尺寸合适的连通多孔结构有利于营养物质输送及细胞代谢产物的排出。水凝胶如具有导电性则可实现电信号传导,模拟细胞外基质微环境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等,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及组织再生。本论文利用水包空气乳液模板及复合导电活性成分策略,发展了具有连通多孔结构的导电纳米复合水凝胶,并探究了其对皮肤伤口愈合及组织修复的效果。主要
伴随当代党校教育模式改革的深化,如何更好地发扬和传承红色文化以及培养党员干部综合能力成为当下党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党校教育重视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党校会议中心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场所,将面临更高层次的空间环境需求。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现存党校会议中心所反映出来的状况与当下党校对多元活动的空间需求存在着差距。传统的设计手法、单一的功能布局以及图式化的空间组织,不仅难以激发师生停留并开展活动,也带来了建
江西省是中国的东南省份,吴头楚尾的地理区位使得江西省有着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江西省的发展较为滞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都不如周边的湖南、湖北、广东等省份,但这也为江西的民居建筑保留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江西村落中的民居建筑群保留条件较好,是研究民居建筑的优秀土壤。吉泰地区位于江西的中部腹地,是赣文化的核心区,赣文化的本质是基于商周至宋明各朝代本土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叠加,吉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