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优良无性系干旱期耗水特性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2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资源匮乏的今天,节水培育成为行业重点研究的热点问题,油茶作为经济树种有着很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湖南作为油茶的主产地,常出现季节性干旱,“七月干果,八月干油”现象比较严重,对油茶高产稳产造成影响。本文以目前湖南广泛种植的油茶湘林69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和大树野外试验等方式,采用称重法、茎流计法等方法,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梯度,研究了油茶优良无性系干旱期耗水规律,揭示了油茶不同时期的需水规律和高产稳产优质的水分生理生态基础,为油茶节水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有:①通过对该地区油茶林土壤水分特性分析,发现该地区存在水土流失现象,造成上下坡土壤颗粒组成的差异,导致土壤水分特征值的相应变化,使下坡位土壤的水分特征值要明显优于上坡位;各项水分特征值与有效含水量相关性为: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土壤容重>毛管持水量>物理性黏粒;该地区油茶林生长可利用水在当年的5、7、8、9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缺,其中7、9月出现较严重的亏缺,分别达17.39mm和22.64mm。②通过幼苗盆栽试验研究了幼苗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幼苗耗水日变化多呈单峰曲线,与太阳辐射有较好的生态学同步性,耗水量随土壤水分下降而降低;不同月份耗水量8月>9月>10月;不同天气耗水量晴天>多云>阴天;不同水分梯度下,幼苗光合速率变化均呈现双峰型曲线,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降低;幼苗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依次为:气孔导度、太阳辐射、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并建立了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优化模型。③通过对8年生油茶林中油茶树各项生理指标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蒸腾速率均呈现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曲线;蒸腾速率8月>9月>10月,净光合速率10月>9月>8月;采用径流计法对油茶的树干液流进行了一年的观测,结果表明,液流速率8月份峰值高、持续时间长,10月峰值低、持续时间短,9月居中,不同天气下液流速率晴天>多云>阴天;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相关性最大,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相关性次之,土壤含水量相关性最小,并建立了环境因子与液流速率优化模型;确定了油茶高产稳产的土壤水分为田间含水量的80%-100%。④分析了干旱期油茶果实的生长规律,8月前为果实生长前期,主要是体积和质量的增加,为油脂转化积累有机物,9月下旬后为生长后期,是油脂转化高峰期。
其他文献
团聚体破碎过程是坡面土壤产生侵蚀的先决条件,团聚体稳定性影响着坡面侵蚀产沙。耕作和施肥等农业生产活动或多或少影响着土壤pH值,并改变土壤溶液中电解质组分,进而影响土壤团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活化石”,由于其叶的提取物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方面独特的生理作用,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银杏叶入药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