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它对人类和社会造成的破坏非常巨大。而固体可燃物表面火蔓延是森林火灾、建筑火灾以及工业火灾中普遍存在的燃烧现象,是火灾科学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研究可燃固体表面火蔓延,建立科学的火蔓延模型,是火灾科学体系自身发展的需求。本文选取典型可碳化固体可燃物木材(白木、樟木、杉木)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宽度的试样,对其处于不同放置角度,低压低氧(拉萨地区)条件下的火蔓延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合肥地区,研究了宽度对三种试样表面火蔓延的影响。分别测量了不同宽度试样火蔓延过程中的火焰高度、表面及火焰温度、火蔓延速率。在合肥地区,一定的宽度范围内,三种试样在燃烧过程中的火焰高度都随试样宽度的增加而变高,且在相同宽度条件下,樟木火焰高度最高,白木其次,杉木火焰高度最低。在同样的宽度和倾斜角度下,杉木的火蔓延速率最快,白木其次,樟木最慢。另外,樟木在合肥地区的表面温度随着试样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变低。在拉萨地区,研究了三种试样在高原低压低氧特殊外界环境下表面火蔓延特性并和合肥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拉萨地区,任何一种试样在对应宽度下的火焰高度都低于合肥地区,且在宽度较窄时(小于5cm)合肥地区的火焰脉动强于拉萨地区。在拉萨低压低氧的环境下,白木试样的火蔓延速率减慢,且随着宽度的增加,拉萨地区的低环境压力和氧浓度对白木表面火蔓延速度的影响越来越小。另外,在拉萨地区低压低氧的作用下,由于空气对流的减弱和火焰中碳粒子的减少,拉萨地区试样下表面的气相火焰温度高于合肥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