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可被理解为新知识的创造、应用和扩散。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是促进创新产生和扩散的关键。论文基于对知识和知识流动的基本认识,引入网络分析,识别了影响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关键因素,并对两个关键影响因素,即制度安排和地区文化分别加以探讨,通过实证和理论分析,得出二者与知识流动之间关系的理性认识,最后从知识流动的视角,对鞍山市创新系统建设进行分析。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论点是:第一,知识既包括明晰知识,也包括默会知识;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是知识在其所寓存的不同主体间的转移,其路径主要有五条: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研究机构之间、知识的社会传播、与外部的知识流动。知识在流动中会发生转化,可能会减少,也可能会增加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创新发生的可能性。第二,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嵌入于创新系统整个背景中,影响因素可分为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第三,产业、大学及其它科研机构、政府之间的关系模式构成了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基本制度背景,这种关系模式包括政府统管的计划型(三螺旋Ⅰ)、互不相干的市场型(三螺旋Ⅱ)和存在功能与角色重叠的混合型(三螺旋Ⅲ),后者更能有效促进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政府应弥补创新中的“系统失灵”,促进完善知识流动网络。第四,地区文化是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地区文化中包含的创业精神、文化内聚性和社会资本对知识流动成本的降低、文化多样性对新生事物和社会学习的促进,都会刺激创新的发生。培育创新型地区文化,需要积极建设学习型创新系统。最后,论文以鞍山为案例,对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系统规划和引导完善知识流动网络、规范知识流动的市场秩序、基于知识流动的政策制定,以及塑造利于知识流动的文化氛围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