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行业作为金融界中的朝阳行业,在金融市场中拥有着重要的位置。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保险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与此同时,互联网保险规模的扩大也充分证明了市场潜力,2015年整个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为2223亿元,比2011年增长近69倍,而仅2016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已经达到1431.1亿元。新兴的互联网保险公司相较于传统保险公司,其销售方式和产品设计方式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传统保险的运营方式也不再适用于新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我们可以看到,保险产品的成本核算相较于其他的金融产品有着诸多特殊性,就产品本身而言,赔付率的精算极其复杂,而在产品的销售中,也有较重的渠道成本,作用于用户教育。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成本核算方式,相较于其他较为原始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更加清晰地将各部分支出追本溯源,最终较为合理地运算出具体产品的成本。清晰的成本核算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决策水平,对于产品的迅速迭代、公司的业务方向调整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A公司为案例,将A公司的成本核算过程结合A公司的业务情况进行了深度分析,获取了A公司的实际数据,并进行核算。文章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从作业成本法核心概念出发作为理论部分,来介绍了它的理论研究情况以及原理;第二部分将作业成本法与保险行业结合,谈了保险行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三部分结合了具体的A保险公司案例,分析了A公司当前成本核算的现状并提出了作业成本法应用后的实现方案,给出了合理的建议。研究发现,通过作业成本法,A公司可以迅速了解到各个产品的成本情况,并及时调整产品运营策略,同时调整公司的经营策略,降低成本,从而提升盈利水平。本文创新性地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互联网保险行业,根据行业特点创新性地进行了成本核算的分析,此前较少有人进行过这方面的结合,对于互联网保险行业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互联网与保险行业的结合,会使得公司的直接成本越来越低,间接成本越来越高,而随着互联网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程度加深,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与公司根据新的运营方式,调整成本核算方式,科学的成本核算方式有利于公司在行业内迅速获得竞争力,希望这份研究可以对其他的“互联网+”行业在选取成本核算方法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