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服务体系的网络教育学分互认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t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和学分制三个阶段,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仍然采用的是学年学分制。从1999年开始,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院校普遍采用了学分制。学分制适合在职成年人的学习特点,也为实现不同院校、不同类型教育的学分互认奠定了基础。学分互认可以满足成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共享;给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灵活性;促进了不同院校之间学术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同时,学分的互认带来的竞争也推进了各个学校的建设和发展。2007年3月,教育部“十一五”计划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教育服务业,继续支持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并实践终身化、网络化和开放式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满足社会各类群体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随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开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也是随着现代服务业兴起而出现的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基于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能否构建网络教育的学分互认,这为本研究带来了兴奋点。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国内外资源共享、学分互换的方法和机制,其次从资源服务、信息服务、管理服务三个方面分析公共服务体系对网络教育学分互认的支持,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合作网络学院公共的“出入口”,为大批网络学员提供支持与服务,其特殊地位和作用使学分互认具有可行性。为了深度挖掘基于公共服务体系模式的可行性,论文又对几家网院基于公共服务体系的学分互认的实际案例进行深入调研,自主设计“对修读外校网络课程的关注、对课程互选的期望、认为学习校外课程的意义、对互选网络课程的评价、对支持服务的评价、学习收获”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为数据收集依据,采用问卷调查获得数据,统计分析案例中人群的需求和案例实施效果,采用访谈征求多方意见和看法,从案例的实际运行探讨学分互认给合作各方以及学生带来的益处,分析在学分互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文献研究成果,对案例的推广和发展提出实施建议。
其他文献
武术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和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价值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为了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不断
学位
随着首只证券交易所场内T+0交易的产品“汇添富收益快线货币市场基金”于近日获批,一切关于T+0破题的猜想终于落地。与许多散户对T+0出台满怀热忱不同,仍有不少人保持了相当的理性。先不论T+0的回归究竟是更多利好还是利空,单凭一个交易制度变化就妄想救市,无疑是很多人的一厢情愿。  业内专家警示,在股市新政层出不穷的今天,投资者的目光逐渐被一波波新政的出台所吸引,但却忘了上市公司业绩的优劣才是股市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