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蝙蝠葛碱(Dauricine,Dau)、蝙蝠葛苏林碱(Daurisoline,DS)以及蝙蝠葛酚性碱(PAMD)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3A酶的影响。 方法:SD雄性大鼠分为6组(每组6只),分别以Dau(150mg/kg/d)、DS(75mg/kg/d)、PAMD低剂量(25mg/kg/d)和PAMD高剂量(50mg/kg/d)ig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5%CMC-Na(10mL/kg/d),连续6d;阳性对照组用地塞米松(DEX75 mg/kg/d) ip给药,连续4d。各组大鼠均于末次给药24h后处死,钙沉淀法制备大鼠肝微粒体,选取咪达唑仑(MDZ)作为“探针药物”,采用HPLC-UV技术,通过测定其主要代谢产物1’-羟基咪达唑仑(1’-OHMDZ)来评价CYP3A活性。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肝脏CYP3A酶在蛋白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咪达唑仑探针法测定酶活性的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au(150mg/kg/d)、DS(75mg/kg/d)、PAMD低剂量(25mg/kg/d)和PAMD高剂量(50mg/kg/d)ig给药连续6d,使大鼠肝脏CYP3A酶活性均显著增加,其诱导倍数分别是1.48倍、1.69倍、1.29倍和1.71倍(P<0.01),且PAMD随剂量增加诱导作用有增加趋势;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Dau、DS、PAMD低剂量和高剂量组CYP3A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高,增高倍数分别为对照组的1.48倍(P<0.05)、1.63倍(P<0.01)、1.33倍(P<0.05)和2.16倍(P<0.01),且PAMD随剂量增加其蛋白表达增加。 结论: Dau、DS和PAMD可提高大鼠肝脏CYP3A的酶活性,并可通过转录后水平调控诱导大鼠肝脏CYP3A的活性,表明Dau、DS和PAMD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3A均有一定程度的诱导作用,提示该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可能具有潜在的药物间相互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