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与耐冷性有关的几个性状的动态基因定位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用以水稻品种IR64和Azucena为亲本的105个DH群体为遗传材料,利用包括175个标记的水稻连锁图谱,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定位软件QTLMapper1.6(Wang等,1999;朱军,1999),结合Zhu(1995)提出的条件遗传分析方法,将苗期分为5个连续的阶段,研究水稻3叶期进行低温处理后,控制水稻苗期株高、根长、出叶数和苗重的QTL数目、位置和基因效应(包括加性、加性×处理互作、加×加上位性以及加×加上位性与处理互作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其他文献
玉米是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是世界三大作物之一。目前我国生产上种植的玉米品种其品质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改良玉米品质已成为当前玉米育种和生产重要任务。本文利用高油玉米的花粉直感效应及与普通玉米杂交的杂种优势效应,通过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杂交改善普通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经花期观察,筛选出了郑单958,富农99-8,豫玉22,农大108,9905-1等5个与高油115花期相遇的普通玉米品种。分
新疆光照资源丰富,是我国唯一的海岛棉产区。新疆海岛棉棉区无霜期、热量资源水平较低,是限制新疆海岛棉纤维品质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收集的资料为1950-2014年育成的品种。1.
大豆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是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东北大豆主要病害之一,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十分严重,而防治大豆灰斑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种植抗病品种,因此,抗灰斑病育种工作倍受重视。要使品种的抗病性在生产上保持更长时间,就需要培育抗多个生理小种的品种,这就需要对抗病基因进行标记与定位。 本实验针对中国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以抗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系东农40
马铃薯是唯一的粮菜兼用作物,其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杂交是“分解-综合”育种的重要环节,也是将具有抗逆、抗病等优良性状的野生种资源引入栽培种中的重要途径。试验以3个双单倍体品系和3个野生二倍体为材料,进行了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的培养及融合的研究,同时也探讨了一些外界条件如真空抽气、低温预处理、褐化抑制剂等对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获得了如下结果:真空抽气能够有效地提高原生质体的数量,降低原生质体的破碎比例